东坡肉热门做法
东坡肉(菜谱No.061-55)

菜谱介绍
由于制作的肉烧法独特,酥而不烂,油而不腻,味美异常,故“东坡肉”一时传为佳话,很快便成为杭州城里的特色美食。“东坡肉”的做法并不难,其制法是,大块五花肉煮熟之后再切成合适的方块,沙锅内放入葱,姜块垫底,五花肉皮朝下放在葱姜上,加入酱油,冰糖,黄酒,葱结,加盖先用旺火烧开,再用微火焖两小时,然后,再将肉块装入陶罐中,加盖,以桃花纸密封,上笼蒸透即成。
东坡肉(菜谱No.032-106)

菜谱介绍
东坡肉,浙菜里的著名菜品。关于东坡肉的传说,有很多很多,大家可以百度里查查。我听的最多的,就是苏东坡疏通西湖后,老百姓感激他,送了很多猪肉和黄酒给他,苏东坡觉得应该和百姓分享,就指点家人做红烧肉给百姓送去。他的家人在烧制时,把“连酒一起送”领会成“连酒一起烧”结果烧制出来的红烧肉,更加香酥味美,食者盛赞苏东坡送来的肉烧法别致,可口好吃。众口赞扬,趣闻传开。东坡肉色泽红亮,松软酥香,咸鲜微甜,肥而不腻,非常好吃。
东坡肉(菜谱No.152-678)
菜谱介绍
东坡肉的传说自然是来做那励精图治的大文豪苏东坡,美丽的故事咱就不多说了,就来说这个东坡肉,因其做法比较独特,所以做出来的肉是酥而不烂,香而不腻,确实是一道美食、为了让自己做的东坡肉不仅要神似,还要形似,我特意让老公带着我跑了好远,采了些细的芦苇叶子,用来扎肉块。还用叶茎编了个草垫,呵呵,我这个家庭主厨够用心吧
东坡肉(菜谱No.101-514)
菜谱介绍
软糯咸鲜、瘦而不柴、肥而不腻,东坡肉的诀窍就是“少着水,慢着火,火候足时它自美”不炒糖色不过油,不加一滴水,只用上好的酱油和绍酒,文火慢炖,炖后再蒸,谁能抵挡它的诱惑呢
东坡肉(菜谱No.268-691)
菜谱介绍
“东坡肉”是以苏东坡的名字命名的菜肴。苏东坡是我国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他对诗文、书法有很深的造诣,对烹调菜肴亦很有研究。他自己会烹制菜肴,并十分擅长烧肉,在他的许多名诗中都有关于饮食方面的内容,如《食猪肉》、《老饕赋》、《丁公默送蝤蛑》、《豆粥》、《羹》等诗,都反映出他对饮食烹调的浓厚兴趣。“东坡肉”起先是苏东坡在黄州制作的,那时他曾将烧肉之法写在《食猪肉》一诗中:“黄州好猪肉,价贱如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时它自美。每日早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但此菜当时并无名称,以其名字命名为“东坡肉”,是在他到杭州做太守的时候。当时西湖已被葑草湮没了大半,他上任后组织民工铲除葑草,疏通湖巷,筑堤建桥,使西湖重新恢复了容貌,并增加了景点。杭州城里的老百姓都很感激他,听说他平时最喜欢吃红烧肉,于是不少人不约而同地上门送猪肉。他收到许多猪肉后,便让家人将肉切成方块,加调味和酒,用他的烹调方法煨制成红烧肉,分送给参加疏浚西湖的民工。大家吃后,称赞此肉酥香味美,肥而不腻,于是人们便以他的名字将此烧肉命名为“东坡肉”。后来此菜流传开来,并成为中外闻名的传统佳肴
东坡肉(菜谱No.217-477)
菜谱介绍
在我们苏北,逢年过节有一道菜是不能少的,那就是切很大很大块的苏坡肉放上几颗蜜枣也可以再放几颗桂圆莲子,它不仅代表着美味还寓意丰衣足食、早生贵子生活甜甜蜜蜜。不过,我们苏北的东坡肉跟正宗的苏坡肉做法有一小点儿差别,大部分苏北人口味稍微偏咸,所以有的人还会加一点点盐。也有些苏北人有时候甚至还会采用红烧肉的方法来制作这道菜。那么,我做这道菜是没有加盐也没加绵白糖,绵白糖太甜,我老公和家人都不爱吃甜食,所以我用的是冰糖做糖色,也没用蜜枣而是放了几颗红枣。利用糖色还可以减少这道菜的甜度还可以提色。口感微甜而不腻。我这人有一个习惯,做菜谱喜欢乱改,我不喜欢照搬,总要结合自己家乡地方特色以及家人口味去做。在我眼里,只有适合自己和家人的美食才能被称为美食,即便正宗的菜谱如果不合自家人口味,那正宗又能怎样呢如果您喜欢比较甜口的,请在制作菜谱时改用绵白糖。
东坡肉(菜谱No.197-345)
东坡肉(菜谱No.174-812)
菜谱介绍
这款肥而不腻,入口即化的东坡肉是我家今年年夜饭第三道菜。在我的老家叫这种肉叫福肉,因为这肉块头大,方方正正的很像个“福”字,所以以型取的菜名。福肉在婚宴过节里是一道不可缺少的菜肴,所以我家年夜饭桌上一定会有福肉。福肉和东坡肉做法有点不同,东坡肉不放一滴水,全用黄酒代替水,而福肉用的是水,加了酱油和大料一起炖制至软糯。后来在美天懂得了东坡肉的做法后,一试,家里人更喜欢用黄酒炖出来的肉哇。所以我家年夜饭的福肉变成了东坡肉。
东坡肉(菜谱No.258-629)
东坡肉(菜谱No.378-415)
菜谱介绍
今天翻翻酒柜发现还有一瓶上好的花雕酒,拿来做东坡肉正好,正宗的东坡肉是必须用这绍兴的花雕酒做才好吃,经过个小时的烹制过程,肉变得软糯红亮,酒香浓郁,入口即化,非常之解馋的一道菜,在杭州曾经吃过楼外楼的东坡肉,记得当时是和贝壳馍一起吃的,真是终生难忘的一次经历,美味在嘴里瞬间爆开,那感觉真是妙极了
东坡肉(菜谱No.160-016)
菜谱介绍
话说立秋就要“贴秋膘”,在经历了漫长的苦热夏季,食欲不佳后,凉爽的秋天适当为自己和家人做一些“荤菜”,是个很不错的选择。东坡肉,传统名菜。其皮薄肉嫩、色泽红亮、味淳汁浓、酥烂而形不碎、香糯而不腻口,浓受众数人喜欢。慢火、多酒是做这道菜的决窍,所以通常要炖制很久才好吃。用高压锅来做就要省时省力啦,高压烹制,精准温控,一键即成。
东坡肉(菜谱No.031-671)
菜谱介绍
【东坡肉】杭州名菜,色、香、味俱全,慢火、无水、多酒是制作这道菜的诀窍。成品色泽红亮,酥烂而形不碎,入口香糯不腻,带有酒香,十分美味。宋朝苏东坡年,作文名列唐宋八大家;作词与辛弃疾并为双绝;书法与绘画也都独步一时。就是在烹调艺术上,他也有一手。当他触犯皇帝被贬到黄州时,常常亲自烧菜与友人品味,苏东坡的烹调,以红烧肉最为拿手。他曾作诗介绍他的烹调经验是: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时它自美。不过,烧制出被人们用他的名字命名的东坡肉,据传那还是他第二次回杭州作地方官时发生的一件趣事。那时西湖已被葑草湮没了大半。他上任后,发动数万民工除葑田,疏湖港,把挖起来的泥堆筑了长堤,并建桥以畅通湖水,使西湖秀容重现,又可蓄水灌田。这条堆筑的长堤,改善了环境,既为群众带来水利之益,又增添了西湖景色。后来形成了被列为西湖十景之首的苏堤春晓。当时,老百姓赞颂苏东坡为地方办了这件好事,听说他喜欢吃红烧肉,到了春节,都不约而同地给他送猪肉,来表示自己的心意。苏东坡收到那么多的猪肉,觉得应该同数万疏浚西湖的民工共享才对,就叫家人把肉切成方块块,用他的烹调方法烧制,连酒一起,按照民工花名册分送到每家每户。他的家人在烧制时,把连酒一起送领会成连酒一起烧结果烧制出来的红烧肉,更加香酥味美,食者盛赞苏东坡送来的肉烧法别致,可口好吃。众口赞扬,趣闻传开,当时向苏东坡求师就教的人中,除了来学书法的、学写文章的外,也有人来学烧东坡肉。
东坡肉(菜谱No.229-422)
菜谱介绍
这道东坡肉肥而不腻非常好吃,用花雕酒小火炖的,在炖的时候满屋飘香。
东坡肉(菜谱No.226-718)
菜谱介绍
东坡肉滚肉、红烧肉是杭州名菜,用猪肉炖制而成。其色、香、味俱佳,深受人们喜爱。慢火,少水,多酒,是制作这道菜的诀窍。一般是一块方正形猪肉,一半为肥肉,一半为瘦肉,入口香糯、肥而不腻,带有酒香,色泽红亮,味醇汁浓,酥烂而形不碎,十分美味。
东坡肉(菜谱No.321-208)
菜谱介绍
提起东坡肉,很多吃过的人会念念不忘。东坡肉是江南特色传统名菜,其色泽红亮,口感香糯,入口即化,肥而不腻,很香很香,总会让人多吃碗米饭。
东坡肉(菜谱No.454-441)
东坡肉(菜谱No.251-520)
菜谱介绍
东坡肉一道色、香、味俱全。跟红烧肉的差别就是制作工艺吧一个一天一个蒸。一个要炒糖色一个不用一个加酒一个不加酒……各有千秋也各有所长反正我都爱感觉五花肉做菜都很香这个东坡肉并不说多正宗吧颜色也略差一点但是味道个跟在外面吃的还是比较接近的我很喜欢吃褪去饭店那种华丽的外表这个是家庭版的就家里有什么就拿什么装饰了好吃就行够味儿就行制作过程很简单能接受淡淡酒香的可以试试
东坡肉(菜谱No.047-977)
菜谱介绍
东坡肉,苏东坡这个吃货无意间发明出来的。我觉得这家伙应该穿越到唐朝去和李白会会,酒肉朋友哇当然,东坡肉好吃那是必须的,全部用上等黄酒小火细焖而成,入口即化,肥而不腻。越回锅越好吃。
东坡肉(菜谱No.419-109)
菜谱介绍
做了东坡肉。在杭州茶庄吃了东坡肉,我只尝了下把自己那块也给了丫头吃,知她爱吃这口,极爱吃甜囗酸口她,那次吃完极满足地说我好久没做过了。今儿早起买五花肉无,买的前槽肉,在超市酒区找到了花雕酒,料齐了。做法肉焯水后切块,加花雕酒,生抽老抽冰糖适量,葱姜铺锅底用砂锅慢炖,中午那孩要练车,时间来不及用高压锅压了分钟又倒砂锅收汤。味美。
东坡肉(菜谱No.244-849)
菜谱介绍
东坡肉又名滚肉,是江南地区汉族传统名菜,属浙菜系,以猪肉为主要食材,菜品薄皮嫩肉,色泽红亮,味醇汁浓,酥烂而形不碎,香糯而不腻口。东坡肉,色、香、味俱全,深受人们喜爱。慢火,少水,多酒,是制作这道菜的诀窍。滚肉是福建莆田地区知名的一道菜,莆田滚肉在当地有很高的地位,因炖制翻滚,就可知是滚肉。滚肉、红烧肉、东坡肉是一种肉,叫法不同,感觉滚肉最贴切这道菜,满口留香,想吃肉就吃滚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