糍粑热门做法
糍粑(菜谱No.365-478)

菜谱介绍
立秋吃糍粑这项习俗既是喜庆丰收,又可以强身补“中气”,更重要是糍粑是圆的凝聚,团圆的象征。立秋时节,做秋社,打糍粑,食糍粑,送糍粑。大家聚在一起,其乐融融。
糍粑(菜谱No.122-817)

菜谱介绍
犹记得小时候,那时候的农村不像现在,年轻的都出门打工,村里就剩下老小留守;那时候的农村,逢年过节,不管多远,在外的总要回家和亲人们一起过节,中秋尤其重要,因为它象征着团圆。但是我们小孩子盼的却是那一道吃食糍粑。将糯米用清水泡一晚上,加清水微煮,在蒸格上垫上屉布,再铺上煮好的糯米蒸熟,再趁热加工。加工工具主要是石臼,再加上一根臼杵就可操作。臼杵为木质,手腕粗细,长一米左右,将糯米倒在石臼里,两个大汉一人握着一根臼杵,有规律的一人一下舂,直到把糯米都舂成碎碎粘粘的,就成糍粑了,不过这样吃是不过瘾的。臼杵上也会粘上些许糍粑,那时抢着啃那臼杵也是一项趣味活动。事后奶奶将舂好的糍粑揪成一个个的剂子,爷爷则准备着各种吃法:沾白糖啊,沾红糖啊,不过我最喜欢的却是那用南瓜籽、玉米、核桃、陈皮、芝麻打成粉粘着吃。剩下没有吃完的,奶奶就用些玉米粉将一个个糍粑炕成饼存放起来,这算另一种吃法吧,吃的时候,切成一小块块的,裹了鸡蛋放油锅里煎,再撒上些白糖,香味四溢。长大后在外面也看到些小贩推着小车卖,虽然赶不上自家产的滋味,却也总经不住诱惑买一份来怀念。我是个急性子,想了便想付诸实施,独乐了不如众乐乐,将做的过程拍下来与大家一起分享。
糍粑(菜谱No.188-921)
菜谱介绍
糍粑是我们客家人的传统小吃,今天上传的这个方法,简单,做出来的成品很美味,值得一试。
糍粑(菜谱No.318-221)
菜谱介绍
今天做米酒的糯米蒸多了,也不能浪费了,索性就做糍粑吃,所以之前蒸糯米的时候没有拍照
糍粑(菜谱No.142-053)
菜谱介绍
一直揣着这心,没敢动手。万一不在吃货兴趣点上,咱兜不走。没想到吃货却忽然来了兴趣,情绪高涨,自己动手蒸了一锅糯米做起了糍粑。想得很美好,结果很悲催:蒸米饭水多了,最后做出来的“糍粑”成了一滩糊不上墙的“烂泥”,如果没有容器兜着,它就自动四下里流淌开去,直到把自己变成一个平面。这个结局叫人好笑不已。好容易等到那稀软的糍粑被解决掉,赶紧动手来个成功版糍粑。咱也是第一次做,但这效果绝对极好极好。揪下的糍粑个头圆圆,咬在嘴里弹弹,完全可以如成都名小吃“三大炮”那般扔出响来。思绪至此,忽然感觉有趣:扔了钱能听见个响的,也真就是这“三大炮”了。
糍粑(菜谱No.149-663)
菜谱介绍
糍粑,我了解的是湖南乡村的小特产,每年由外婆把一颗颗小米粒变成一个个小圆粑,给每位回娘家的女儿带回去的新年礼物,感动也十分的美味,可惜的是我们没有学习到最根本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