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滥补维生素易中毒!

来自互联网@佚名分享

如果你经常把维生素当果蔬乱吃,小心服用过量患上维生素中毒症。维生素a中毒会导致食欲减退、嗜睡、多汗等症状,维生素d中毒会导致肌无力、高钙血、头痛、恶心等症状,维生素e中毒会……下面小编分享5种维生素中毒的危害,提醒你切忌滥补维生素。

滥补维生素易中毒!

身体呈亚健康状态,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不能放松,两重因素影响下,补充维生素成了很多人的必修课。“补维生素就是吃水果、蔬菜”、“补点维生素总没坏处”等观点非常普遍。维生素虽好,过量同样会对人体产生危害,滥补维生素,甚至会引发中毒!

维生素中毒的症状

所谓维生素中毒症就是服用过量的维生素后所发生的中毒性病症。但是只有过量服用维生素才会引起维生素中毒,日常生活中的蔬果中的维生素则不会引起维生素中毒的。

1· 维生素a中毒

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急性型表现为食欲减退、烦躁或嗜睡、呕吐、视乳头水肿等。
慢性型早期会出现烦躁、食欲减退、低热、多汗、脱发、以后有典型的骨痛症状。

2· 维生素d中毒

维生素d在所有维生素中是最容易使人中毒的一种,其中毒症状和体征主要有:高钙血、肌无力、感情淡漠、头痛、厌食、恶心、呕吐、骨痛、异位性钙化、蛋白尿、高血压和心律失常等。慢性高钙血可导致全身血管钙化、肾脏钙质沉着和迅速出现肾功能衰退。

每天服用600001u(1·25毫克)就会出现中毒症状。


3· 维生素e中毒

一般来说,长期服用维生素e不容易引起中毒,但如果,每天服用维生素e超过300—800毫克就会出现肌无力、疲倦、头痛和恶心等中毒症状的。维生素e过量还可能引起大出血。

对服用降低血凝度药品(如阿司匹林)的人来说,过量摄取维生素e危险性更大。

对于吸烟者来说,每天服用50毫克维生素e患脑溢血式中风的危险性增加了50%。

4· 维生素k中毒

维生素k同血液凝结、维持健康的骨骼和受损骨能复原有关。建议每天摄取量是成年女性60至65微克,男性70至80微克。美国药物与食品管理局建议维生素k的每日需要量约为每公斤体重1微克。

过量维生素k会导致人体出现癌症和长疹的现象。孕妇服用大剂量维生素k会造成新生儿黄疸。服用含维生素k量高的多种维生素亦影响口服抗凝剂的效果。

5· 维生素c中毒

有人主张长期服用大剂量维生素c预防感冒和癌症,及降血脂等,但应严防过量中毒。每日服用1克维生素c易发生腹泻,一次服4克会导致尿酸尿,长期大剂量服用会使一些病人形成尿道草酸盐结石,并使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缺乏症病人出现溶血。

孕妇服用大剂量维生素c后,会使婴儿出现坏血病。

服用大剂量维生素c还会降低口服抗凝剂的效果。


补充维生素有6大适用人群

维生素是人和动物为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而必需从食物中获得的一类微量有机物质,在人体生长、代谢、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果长期缺乏某种维生素,就会引起生理机能障碍而发生某些疾病。

但是从目前国家的经济和生活水平来看,一般人群不存在缺乏维生素的情况。维生素补充剂是有适用人群的:

1、对成人而言,只有当体内缺乏某种维生素时才需要酌量补充,切忌盲目。

2、对已被确诊为维生素缺乏的人来说,肯定是要补充的。

3、维生素摄入量少的,比如偏食或者减肥的人。

4、需要量大的,比如孕妇、青春期的少年。

5、消化吸收差的人群,比如老人、胃肠道疾病患者和特殊疾病群体。

6、其他人群:除了这些人群,长期膳食不规律、不能保证一日三餐者;经常处于特殊工作状态下的人,如总坐在电脑前、神经高度紧张、频繁坐飞机的人,或是常年在高温、寒冷环境中工作的人;有抽烟、喝酒、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的人等,都可以考虑适当服用维生素补充剂。


●补充维生素的注意事项

1、服用维生素a时需忌酒。维生素a的主要功能是将视黄醇转化为视黄醛,而乙醇在代谢过程中会抑制视黄醛的生成,严重影响视循环和男性精子的生成功能。

2、服用维生素ad时忌米汤。因其含脂肪氧化酶,能溶解和破坏脂溶性维生素,导致维生素ad和维生素d流失。

3、补充维生素一定要有针对性,注意观察自己的身体,缺什么补什么。比如,维生素a不足时会出现皮肤粗糙、瘙痒、头发干枯等情况。

4、警惕药物的相互作用。例如维生素e跟丙酮苄羟香豆素(一种凝血剂)同时服用,反而会增加反常流血的可能。一种叫胆汁酸螯合剂的降低胆固醇药物减少维生素e的吸收。维生素e会跟环孢霉素(一种治疗癌症的药物)相互作用,减低两者的药效。

5、需要注意的是,维生素分为药用和保健品类两种,药用的维生素是化学合成的。通常会含有一些除了维生素之外的其他化学成分,保健品类的维生素是以补充、维持、保健为主。实际上,最天然的维生素来源还是从正常的饮食中摄取最佳。

重要提示:

本文来自网友分享,我们无法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进行判断,有关医学、养生方面的内容请读者小心甄别。如果有健康、疾病方面的问题,请去正规医院就诊并听从医生医嘱,千万不要胡乱吃东西。珍爱生命,科学养生。

相关标签:中毒

做菜菜家常菜谱来自网友免费分享,本站不以任何形式将图片、菜谱烹饪制作流程等作商业用途;如图片或文字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点这里告知我们,我们核实后将删除侵权内容。

©做菜菜菜谱 ZuoCaiC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