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打滚热门做法
驴打滚(菜谱No.076-776)

菜谱介绍
驴打滚,又称豆面糕,是一种以江米做皮,红豆做馅的满族传统小吃,清朝时列为宫廷食品,现已成为北京著名小吃。之所以著名,不仅因为好吃,我想还和它有趣的名字有很大的关系。因为在其表面裹有均匀的一层豆面,外观颇似小毛驴在土地上打滚后浑身沾满干土而得名。这个很形象的名字让其在众多的小吃中独树一帜,让人吃过不忘。做好的“驴打滚”外层粘满豆面,呈金黄色,豆香馅甜,入口绵软,别具风味,是老少皆宜的传统风味小吃。今天的这款驴打滚,没有用豆面,改用熟的花生粉和芝麻粉。在糯米粉中加了点奶粉,入口有很浓郁的奶香味。
驴打滚(菜谱No.077-88)

驴打滚(菜谱No.187-140)
菜谱介绍
驴打滚,北京著名的小吃。其实做法很简单,只要水、面的比例掌握好,自己做的比外面的名店都可口。为给想尝试的朋友们提供更准确、详实的菜谱,俺特意先后用两种方法作了驴打滚:微波炉版和蒸锅版的。
驴打滚(菜谱No.443-762)
菜谱介绍
老北京小吃驴打滚也叫豆面糕,软糯香甜这道老北京小吃做法简单,不费时,颜值也高,快过节了,家庭朋友聚会,添道老北京小吃,露一手
驴打滚(菜谱No.499-907)
菜谱介绍
驴打滚是老北京的一道名小吃,在大街小巷的饭馆或者小吃店里经常能看到。因为外表有一层黄豆粉,形色黄土,故名“驴打滚”。今天的驴打滚依然是中规中矩的制作,只是比起传统的驴打滚,那“肥肉”更薄了一些。另外也将清水换成了牛奶,除了营养丰富外,蛋白质的增加,也使得糯米团的口感更弹更筋道。
驴打滚(菜谱No.014-72)
驴打滚(菜谱No.235-793)
菜谱介绍
入口绵软,别具风味,是老少皆宜的传统风味小吃
驴打滚(菜谱No.443-513)
菜谱介绍
驴打滚、好久都想做的一道美食、今天终于拔草啦……
驴打滚(菜谱No.284-682)
驴打滚(菜谱No.254-504)
菜谱介绍
此款小点心制作简单,失败哦没有太多的食材简简单单的加入豆沙,表皮裹上黄豆粉香香糯糯的很好吃。喜欢的小伙伴们动起来
驴打滚(菜谱No.257-586)
菜谱介绍
北方人称之为驴打滚,小时候特别喜欢吃,肉肉的,甜甜的,在上海吃不到这样的糕点,一直想学习做。第一次做,感觉不错成功
驴打滚(菜谱No.251-433)
菜谱介绍
在北京的一家老餐馆吃了一盘次非常好吃驴打滚,回家后仍然念念不忘,只好自己动手了
驴打滚(菜谱No.272-773)
菜谱介绍
辽宁鲜族人特别多,很多鲜族人卖各种糯米年糕,其中驴打滚就是一种,鲜族人制作年糕的时候,要反复敲打,目的是更有筋力,好吃,在家自己制作,只能买现成的水磨糯米面,口感虽然没有敲打的好,但是也很给力,喜欢的看看,特别简单:
驴打滚(菜谱No.127-316)
菜谱介绍
小时候最爱的就是过年过节妈妈亲手做的驴打滚。
驴打滚(菜谱No.505-978)
菜谱介绍
驴打滚由黄豆粉、糯米粉和红豆沙卷裹而成,制作时要将馅卷得均匀,层次分明,外层粘满黄豆粉,豆香馅甜,入口绵软,别具风味,是老少皆宜的传统风味小吃,且,食材简单,操作简便,我们家常做。
驴打滚(菜谱No.129-689)
菜谱介绍
驴打滚,又叫“豆面糕”,是北京小吃中的古老品种之一。它以黄豆面为其主要原料,故称豆面糕。但为什么又称“驴打滚”呢似乎是一种形象比喻,制得后放在黄豆面中滚一下,如驴打滚扬起灰尘似的,故而得名。做好的“驴打滚”外层可按个人喜好粘黄豆粉、芝麻、椰蓉、抹茶粉等,不同风味。今天我做了三款:抹茶、芝麻、黄豆粉,颜色搭配很抢眼
驴打滚(菜谱No.335-971)
菜谱介绍
第一次做个,只因有黄豆粉要用,网上查查方子,做起来也不复杂,很惊艳的是成品很好吃,热的糯,凉了弹,香香甜甜真不是一块两块能停得下来的。
驴打滚(菜谱No.205-199)
菜谱介绍
驴打滚是老北京的传统小吃之一,成品黄、白、红三色分明,煞是好看。因在其外表要撒一层黄豆面,犹如老北京郊外野驴撒欢打滚时扬起的阵阵黄土,因此而得名“驴打滚”。材料其实也很常见。白的是糯米,红的是红豆沙,黄的是黄豆面。今天我在家用面包机来做一做这道传统小吃。先不管是否正宗,反正做出来的是真好吃特别是红豆沙里加了玫瑰酱炒,更增加了浓郁的香味。
驴打滚(菜谱No.265-255)
菜谱介绍
驴打滚是老北京和天津卫传统小吃之一,成品黄、白、红三色分明,煞是好看。因其最后制作工序中撒上的黄豆面,犹如老北京郊外野驴撒欢打滚时扬起的阵阵黄土,因此而得名“驴打滚”。
驴打滚(菜谱No.372-047)
菜谱介绍
传统点心驴打滚,软糯香甜好可口。驴打滚是非常传统的北方小吃了,软糯香甜可口,想不喜欢也难。驴打滚的特色在于它表面的那层黄豆面儿,糯米面团裹着深色的豆面,据说挺像驴撒欢打滚的模样,驴打滚由此得名所以,咱们做驴打滚,别的都不说,首先就要把这豆面准备出来哈。剩下的,就简单了。一起来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