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菜谱大全 > 竹筒饭

竹筒饭

以香米、肉类为原料的菜品

菜品概述

竹筒饭,用山兰稻(一种旱稻)“香米”配肉类为原料,放进新鲜的粉竹或山竹锯成的竹筒中,加适量的水,再用香蕉叶将竹筒口堵严,炭火中绿竹烤焦即可。

竹筒饭的煮法颇具有野炊特點,即砍下一节竹筒 ,装进适量的山兰米和水,放在火堆中烤熟,当竹筒表层烧焦時,饭就熟了。劈开竹筒,米饭被竹膜所包,香软可口,有香竹之清香和米饭之芬芳。用餐時破开竹筒取出饭,这便是有名的“竹筒香饭”。如果把猪瘦肉混以香糯米和适量盐巴放进竹筒烤成香糯饭,异香扑鼻,是招待贵宾的珍贵美食品。

做菜菜网为大家免费整理收集10种竹筒饭的制作方法。

竹筒饭cover-1
竹筒饭cover-2
竹筒饭cover-3
竹筒饭cover-4
竹筒饭cover-5

菜品特色

云南边疆不但竹子种类繁多,民族竹文化也极为丰富,竹子的利用与各民族的生产、生活习惯息息相关,不同民族有着对竹子利用的不同方式,如傣族人民利用竹子幼秆烧制的竹筒饭,不但香味可口,还有着极高的营养价值。傣家竹筒饭是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绿色食品和生态食品,竹筒饭,又名香竹饭,做法简单易行。竹筒饭是傣族、哈尼族、拉祜族、布朗族、基诺族、景颇族等众多民族经常做的一种风味饭食,有普通竹筒饭和香竹糯米饭两种。傣族喜欢吃香竹糯米饭,其他民族喜欢吃普通竹筒饭。做竹筒饭,先准备好新鲜的香竹竹筒,然后把泡好的米装入竹筒内,加入适量的水,用鲜叶子把口塞紧,然后放在火上烧烤。

竹筒饭是傣族食品,是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绿色食品和生态食品,又是一种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大米做饭的方法是或焖或蒸,但在云南边疆傣族、景颇族等少数民族中还流行着一种用竹筒烧饭的特殊方法。

分类

竹筒饭,分为普通竹筒饭、香竹糯米饭两种。

普通的竹筒饭,哈尼、拉祜、布朗、基诺族群众都常煮食。人们上山劳动或外出狩猎時,常砍下一节鲜竹将米装进其中,加上适量泉水,放在火塘上烧煮。待米饭煮熟后,将竹筒带饭砍成两半,或四半,各端一半食用。那竹节不仅代替了锅,也代替了碗。煮得好的竹筒饭,米饭软而适口,还带有一股特殊的香气,别具一番风味。

香竹糯米饭,傣语称为“考澜”,又称为埋考澜,即糯米香竹煮制。用以煮饭的糯米香竹,应是幼嫩之竹。这种竹子一般只有酒杯般粗,竹节约长40余公分。其外包裹着一层雪白的糯米香竹竹瓤,用手握而不会粘手,可随意分段食用。

用糯米香竹煮制的糯米饭,方便携带,在10小時内不会变硬返生,可热吃亦可冷吃,米饭香软可口,融糯米香、青竹香于一体。是色、香、味俱佳,最具民族特色的风味食品。发展

浙江武义郭洞的竹筒饭已近流传了200多年,村里满山都是竹子,村民们都不用碗吃饭,用竹子吃饭,村民把米,玉米等东西放进竹子里放在火上烤。后来沿边的村子也这样吃。

如今的武义郭洞是中国首批的历史文化名村,每天的游客络绎不绝,有的为了看那好山好水,有的为了寻味历史的芳香,有的为了吃一吃那正宗的竹筒饭。

民族文化生态食品竹筒饭受到市场青睐。利用香糯竹烧制竹筒饭的传统来自这些少数民族的先民,他们具有守猎的习惯。为了简便,上山打猎不带锅灶炊具,只带米即可。 地处热带亚热带地区的深山密林到处都是野生香竹。做饭時就地取材,砍下竹筒,将泡好的米装入其内,并加入适量的水,用鲜叶子将筒口塞紧,放在火上烧烤,当竹筒表层烧焦后,筒内米饭即熟。食用時用刀或手将竹皮剥开,米饭被竹膜包裹,米粒香软可口,清香扑鼻,堪称一绝。同時,遍地的野菜采来也可用竹筒烧出美味鲜汤。

香糯竹(cephalostachyum pergracile)是唯一的一种最好的用来烧制竹筒饭的竹子,是云南特有的珍贵稀有竹种。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有機元素和微量元素,特别是人体必需的各种氨基酸含量丰富,具有特殊的天然香味;特有的香竹黄酮更具有抗衰老、美容养 颜等自然保健功效。其双层内膜将香米饭紧紧包住,特别方便食用。傣族用来煮饭和泡茶的竹子是禾本科的香糯竹,它茎粗约5厘米,竹节细长,壁内有一层香气扑鼻的竹膜。用竹筒煮饭時,先将香糯竹按节砍下,并保留一个节做竹筒底,把事先洗净并浸泡过七八个小時的糯米或紫糯米放入竹筒中,倒入一些清水,用芭蕉叶或竹叶塞紧竹筒口,把竹筒架起来在火上烧烤,当竹筒里的水分干以后,再放平用文火翻来覆去地慢慢烘烤,不久饭就可煮熟了。吃这样的竹筒饭又颇有些讲究,要先用刀刮去竹筒表面被烧黑的外皮,再用刀背轻轻地反复敲打竹筒,使竹皮与里面的糯米饭彻底脱离,然后用刀在竹筒口划几道小缝,并逐片剥去竹皮,这样就可以吃到一条由竹壁膜包裹着的糯米饭了。这样的糯米饭,新鲜干净,柔软味美,且香糯竹的清香与糯米的芳香融为一体,真是香气袭人,喷香可口,实在是令人垂涎三尺,但这却很难有機会享用,因为它往往只是傣家人招待贵客的美味佳肴。竹筒泡茶又略有些不同,开始是一样的先将香糯竹按节砍下,并保留一个节做竹筒底,然后把茶叶放进竹筒中用文火慢慢地烘烤,当竹筒中冒出香味時,用滚烫的开水冲进去,最后将茶水倒出来。这样的茶水,汤色黄绿,清澈明亮,香气四溢,细细品之,苦中返甜,回味无穷,令人口齿清爽,心旷神怡。1951年,西双版纳的少数民族用竹筒饭招待我国著名植物学家、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创始人蔡希陶教授。当時,蔡老这样评论竹筒饭:“对竹子的利用,堪称无双。先作锅,后作碗,再作柴烧,最后又作植物的养料,真正做到了就地取材,材尽其用。”

制作方法

做法【一】
材料猪肉、糯米、豌豆、盐、油、五香粉
第1步新鲜豌豆用水洗干净
第2步猪肉切丁用料酒和姜丝去腥
第3步糯米泡水5小時
第4步锅内放油葱姜爆香,拣出扔了
第5步放入肉丁翻炒,变色放入豌豆翻炒几下即可关火
第6步把炒好的肉丁和豌豆、糯米搅拌均匀,放入味极鲜、盐、色拉油、五香粉调味
第7步新鲜竹子,用水洗干净
第8步把调好的糯米饭放入竹子里,加个红枣
第9步大火蒸25分钟,就可以开吃了
第10步我的微信公号【个性胜过姿色】,关注后即可成为小姿的好友,每日更新美食制作,在制作过程中有任何疑问都可以咨询。
做法【二】
材料大米、腊肠、竹筒、调味料等
第1步竹筒洗干净,大米淘洗干净,腊肠买的
第2步大米放进竹筒里,腊肠切片
第3步把腊肠放入大米里,感觉自己放的太多
第4步把竹筒放在蒸锅里,伙伴们要记得买东西一定要对好尺寸!这个竹筒买的太大,家里的蒸锅太小,只好用炒锅代替了。
第5步盖上锅盖蒸40分钟,看看竹筒里水干了,关火焖会
第6步好了,
第7步腊肠的油和咸味都侵入了米饭里,很香,太热了,从出锅孩子就喊着要吃,嘿嘿,主要是没见过竹筒
第8步来张被吃了的竹筒米饭
做法【三】
材料糯米、火腿肠、香肠、香菇、调味料等
第1步浸泡了一晚上的糯米,晾干水,待用。
第2步准备配料,4个浸泡了水的香菇,1根煮熟的香肠,2根火腿肠。
第3步配料剁碎。
第4步糯米和剁碎的配料搅拌均匀。
第5步放白糖一勺。
第6步放入蚝油2勺
第7步准备干红葡萄酒。
第8步放入葡萄酒3勺。
第9步搅拌均匀
第10步装入老竹子里,放入100ml水,用粽叶包2端,用绳子绑紧
第11步2个老竹子放入蒸锅里面,大火烧开,中火1个半小時。
第12步嫩竹子从顶端罐米,放入100ml水,小竹子少放些水,用粽叶包裹扎紧
第13步电压力锅里放些水,放入嫩竹子饭,压30分钟,保温30分钟。
第14步这是嫩竹子做的竹筒饭,我用刀劈成了2瓣,2瓣都有米。
第15步这是蒸锅蒸出来的竹筒饭,只有一半有饭。
做法【四】
材料大米、肉、豌豆、玉米粒、洋葱竹筒、盐巴、老抽、花椒粒、姜、十三香
第1步大米洗净泡水半个小時,把米放入水里煮开两分钟,捞起备用
第2步肉粒,洋葱粒,豌豆,玉米粒放一起,加入姜片花椒粒老抽十三香码味
第3步将搅拌好的大米和菜,放入竹筒里
第4步冷水上锅蒸40分钟
第5步出锅,可以吃了
做法【五】
材料东北大米、腊肠、腊肉、玉米、胡萝卜、水香菇、盐、酱油
第1步东北大米用水泡大概半小時到一小時。
第2步腊肉,腊肠,胡萝卜,玉米,水香菇切丁。(胡萝卜,玉米,水香菇忘记拍了,不好意思哈。)
第3步大米沥干水,和各类材料,加盐,酱油搅拌均匀。
第4步把大米等装入竹筒中,加入没过米面的水。
第5步用玉米心塞住,(这个玉米心太小了,加了几张粽子叶。)放在碳上烤。
第6步用大火烤,每一个位置都要烤到。喷气的時候说明水开了,然后接着烤,直到不喷气以后转碳火煨一下。
第7步第一个烤好的竹筒饭。
第8步第二个成品。吃起来很香,饭很有嚼头,特别是那股腊味的味道,让我们吃了就歇不住嘴啊~
做法【六】
材料大米、鸡翅、胡萝卜、洋葱、油、盐、姜、白胡椒粉、酱油
第1步先将大米浸泡30分钟。大米和水的比例1:1即可。
第2步鸡翅将骨头剔出。
第3步胡萝卜、洋葱切丁。姜切片。
第4步将鸡翅、姜片和蔬菜一起放到容器中。
第5步准备腌制调料:油20ml,白胡椒粉、盐和一勺酱油。
第6步倒入调料腌制30分钟。
第7步腌制好的鸡肉和蔬菜丁,挑出姜片不要。
第8步将米和腌制好的鸡肉蔬菜丁混合拌匀。
第9步米和汤均匀的装入竹筒,位置在竹筒的1/2处。
第10步上锅蒸1个小時。开锅计時。
第11步蒸熟的竹筒饭上面撒上一些青椒碎特别的好吃。
第12步成品图。
做法【七】
材料糯米、料酒、玉米、香肠、糖、蚝油、盐、胡椒粉、火腿、豌豆
第1步糯米提前一晚泡水里
第2步火腿,香肠切丁。玉米豌豆洗干净备用。
第3步火腿、香肠、豌豆玉米倒入糯米中搅拌。再加适量盐、料酒、胡椒粉、蚝油、糖搅拌。腌制20分钟
第4步竹筒清洗干净后,装入搅拌好的糯米
第5步盖上盖子蒸1个小時,蒸的時间看竹筒的大小,可以打开看看有没有熟,没有熟就继续蒸。
第6步蒸好的竹筒饭
第7步因为要带去春游所以绑了丝带防止盖子掉出来。

风味

竹筒饭有四种:野味饭、肉香饭、黑豆饭、黄肉饭。其中最佳的要数野味饭了。适合做野味饭的几种野味是鹧鸪肉、鹿肉、山鸡肉、山猪肉、蛇肉、黄肉等。以黄肉做出的饭味道最鲜美。其特點:米香,豆香,肉香或野味香,满口清香,充满海南黎 家风味。海南黎族传统美食,是用新鲜竹筒装着大米及味料烤熟的饭食。黎族民同,多于山区野外制作或在家里用木炭烤制。现经烹调师在传统基础上改进提高,使之摆上宴席餐桌,声誉甚高,成为海南著名风味美食。

烤竹筒饭

原料

山栏香米750克、青竹筒1节。

制法

取竹(要嫩竹,两端留节)1节,在竹节一端打洞(直径1.5厘米的圆眼),将大米淘洗后,从洞孔装进竹筒内,加入清水750毫升,放在火堆上烧烤,视竹筒孔冒热气,简中水烧沸后,用木塞或树叶堵上小孔洞,继续放到火堆慢烧细烤,并不断地翻动,直至闻到一股饭香味時止。食用時把竹筒用刀劈开即可。

特點

饭粒松软,既有米香,又有竹香,清爽可口。

渊源

烤竹筒饭又叫竹筒香饭,是生活在海南岛黎族同胞上山打猎或垦荒山時野炊的食品,除了素烤白饭外,有時加野味,如野猪、黄棕和鹿肉等,拌上酱油和精盐,烤出的饭更香美好吃。现烤竹筒饭已成为一种具有特殊风味的旅游野餐食品,吸引着不少中外游客。

四川口味

“食在中国,吃在四川”,四川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名扬天下。向四川小吃以其独特风味深受广大民众喜欢,其中最具民间特色的就是——四川竹筒饭。竹筒饭首先用竹讲究,一般选用一年生青竹,这种竹汗多,肉质嫩,颜色好,烤出的竹筒饭特香。其次用料讲究、做工精细。采用优质香米、糯米、早米,加入盐和特别调味料等灌入青竹,然后用茶叶封口,放在温火上慢慢翻烤,20分钟以后,竹筒便发出滋滋之声,这是一股股浓浓的鲜香味儿便从淡淡轻烟中沁入心脾,经常惹得人们闻香止走,品尝后都赞不绝口。不少人还打包带走,等竹筒不冒烟,且有些焦糊時,饭便烤好了,竹筒香饭香,美味可口,我们相信这种具有浓厚山乡风味的竹筒饭,一定能给你带来“口福”。

营养价值

主要成份

米饭的主要成份是碳水化合物,米饭中的蛋白质主要是米精蛋白,氨基酸的组成比较完全,人体容易消化吸收。糙米饭中的矿物质、膳食纤维、b族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b1)含量都较精米米饭中的要高,但米饭中的赖氨酸含量较低。

营养含量

米饭(蒸)(均值) :每100克含可食用部分 100克特色米饭(20张)

热量(千卡):116 b1

硫胺素(毫克):.02

ca钙(毫克):7

蛋白质(克):2.6

b2核黄素(毫克):.03

mg镁(毫克):15

脂肪(克):.3

b5烟酸(毫克):1.9

fe铁(毫克):1.3

碳水化合物(克):25.6

vc维生素c(毫克):0

ma锰(毫克):.58

膳食纤维(克):.3

ve维生素e(毫克):0

zn锌(毫克):.92

维生素(微克):0

胆固醇(毫克):0

cu铜(毫克):.06

胡萝卜素(微克):.3

钾(毫克):30

p磷(毫克):62

视黄醇当量(微克):70.9

钠(毫克):2.5

se硒(微克):.4

竹筒饭成品实拍

竹筒饭成品图1
声明:竹筒饭的制作步骤及图片资源来自互联网,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本菜品中出现的内容(不限文字/图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查属实后将会删除侵权内容。

上一道菜:珍珠肉丸

下一道菜:紫菜卷

菜品导读 ▽

概述
菜品特色
分类
制作方法
风味
烤竹筒饭
四川口味
营养价值
成品实拍
做法大全

©做菜菜 ZuoCaiCai.COM 教你做一手好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