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菜谱大全 > 玉米须茶

玉米须茶

以玉米须主料制作的药膳

菜品概述

玉米须茶(corn tea),是以玉米须主料制作的养生茶;具有降血压、利尿、消肿的功效。

做菜菜网为大家免费整理收集6种玉米须茶的制作方法。

玉米须茶cover-1
玉米须茶cover-2
玉米须茶cover-3
玉米须茶cover-4
玉米须茶cover-5

适用人群

血糖升高者

糖尿病属于中医中的消渴范畴,自玉米须作为药用以来,就一直被认为是可以消渴;临床和实验研究也证实其具有较为显著的降血糖作用,程度轻的可以长期单用煎汤茶饮。

肥胖人群

中医有“胖人多痰湿”的理论,认为肥胖、高脂血症发生的主要原因是过食、多食肥甘厚腻。因此,在控制饮食的同時,清除痰湿是治疗高脂血症、肥胖的重要途径。玉米须虽没有显著的祛湿化痰作用,但其显著的利尿除湿的作用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降脂减肥。

血压升高者

在现代医学中,利尿降压是治疗高血压的有效途径;玉米须虽然没有平肝阳的作用,不能直接降压,但通过利尿,配合其他降压药的应用,能起到辅助降压的作用。它的用法很简单,取干玉米须30克或鲜玉米须50克,煮沸后代茶饮。

肾脏病蛋白尿患者

国医大师岳美中教授和朱良春教授在临床实践中,都有使用玉米须治疗慢性肾炎、消除蛋白尿的经验报道。朱良春的用药经验是:用玉米须干品100克,加水1200毫升,小火煎煮半小時,约得500毫升汤液,分4次喝完,这是一天的用量。坚持3—6个月,可使尿蛋白减少或者消失。玉米须对高血压、糖尿病等引起的肾脏损伤和肾炎都有治疗作用,但药性平和,起效慢,要坚持服用。

做法【一】
材料玉米须、清水、调味料等
第1步玉米须,洗干净,去尾端;
第2步捞出,洌干水
第3步锅中倒入适量的清水;
第4步在清水锅中加入洗干净的玉米须;
第5步盖上盖子,按平時煮水的火力,煮沸;
第6步煮沸之后过五分钟,再揭开盖子;
第7步把玉米须捞出,水盛到碗里,瘦身消肿,玉米须茶几可以喝了。
做法【二】
材料玉米、水、调味料等
第1步1采摘回新鲜的玉米剥去外衣。
第2步2洗净玉米钢锅水够量煮熟。
第3步3洗净玉米须。
第4步4拿刚煮玉米的水直接煮玉米须。
第5步玉米在生长过程中被玉米皮包裹着,需要靠玉米须吸收养分,所以玉米须中有很多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它不仅能凉血、泻热,还可祛除体内湿热之气,能够利尿、消肿,制成茶后,就是很好的减肥瘦身饮料。玉米须茶可以消暑清热。常饮有减肥作用,对防治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病大有裨益。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的病人喝了,可以降血脂、血压、血糖。在中药里,玉米须有广泛的预防保健用途。中医认为能利水消肿,泄热,平肝利胆,还能抗过敏,治疗肾炎水肿、肝炎、高血压、胆囊炎、胆结石、糖尿病、鼻窦炎、乳腺炎等。玉米须有非常不错的降糖效果,广大糖尿病患者只要稍加利用,完全可以“变废为宝”。玉米须含有大量营养物质和药用物质,如酒石酸、苹果酸、苦味糖苷、多聚糖、β—谷甾醇、豆甾醇等。自古以来,玉米须在中国就有较为广泛的应用。在《滇南本草》等中也记载,玉米须具有止血、利尿的功效。不过,一直以来人们对玉米须的认识,仅限于它的利尿消肿作用,殊不知它还是一味治疗糖尿病的良药。中国南方就常用玉米须加瘦猪肉煮汤治疗糖尿病,在《岭南采药录》中有此记录。此外,中国民间很多偏方中也有类似的内容,或用玉米须泡水饮用,或将玉米须煮粥食用,都取得了不错
做法【三】
材料鲜玉米须、红枣、冰块、调味料等
第1步刚摘的玉米须,新鲜,摸起来很舒服哦。
第2步取一把清水洗一下。
第3步加两个红枣,适量水,冰糖,烧开炖2分钟即可。
第4步趁热喝也可以,放凉加几块冰块就是解暑的饮品哦。
第5步醇香!
做法【四】
材料玉米须、茶叶、纯净水、干山楂、决明子、枸杞、调味料等
第1步新鲜的玉米须。
第2步晒干的玉米须。
第3步准备其他。
第4步煮茶器放入水,茶漏放入干山楂、决明子、枸杞、茶叶。
第5步放入清洗过的玉米须。
第6步按煮茶程序。
第7步OK
做法【五】
材料玉米须、玉米、调味料等
第1步玉米内须。
第2步玉米洗净备用。
第3步玉米一根,剥皮,洗净。
第4步切成段备用。
第5步砂锅里适量水烧开。
第6步玉米须和玉米段放入。
第7步中小火煮二十分钟。
第8步煮好的玉米须茶。吃玉米,喝茶。
第9步成品。
做法【六】
材料玉米须、清水、调味料等
第1步玉米须20克
第2步用清水略洗
第3步倒入壶中,加入清水
第4步水量保持在水位上下限之间
第5步盖好盖子,
第6步摁一下煮水按钮,开始加热
第7步水沸后,热水壶提示音响起,断电
第8步倒出饮用
声明:玉米须茶的制作步骤及图片资源来自互联网,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本菜品中出现的内容(不限文字/图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查属实后将会删除侵权内容。

上一道菜:玉米面鸡蛋饼

下一道菜:芸豆炒肉丝

菜品导读 ▽

概述
制作方法
适用人群

©做菜菜 ZuoCaiCai.COM 教你做一手好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