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来
商周時代,餐饮文化中的糕點,礼仪文化中的喜蛋,都能看到“喜饼”最初的模样。屈原在《楚辞·招魂》中记录了最初的甜食,“粔籹蜜饵,有餦餭些”是指餐桌上的小甜點。西周時代《诗·大雅·公刘》 :乃裹糇粮,于橐于囊。“糇粮”是一种便于携带且可久存的干粮,亦是我国最早的古老秦式糕點的雏形。
秦朝時期,芈月成为秦惠文王的妃子后,诞下儿子嬴稷,惠文王大悦,下令御膳房做上万只红馅糕點,发放给全城百姓,以作报喜之意。那時喜饼的称谓虽未出现,确实第一次将糕點作为回礼。
在三国時期第一次有了“喜饼”的概念。诸葛亮为刘备出谋献策,“借”得了荆州。孙权为了讨回荆州,假意称愿将自己的妹妹许配给刘备为妻。诸葛亮得知此信后,立即决定来个假戏真做。于是让糖食點心的老师傅做了一万枚龙凤喜饼,派送到南徐城里的各家各户,并编出“刘备东吴来成亲,龙凤喜饼是媒证。”的歌谣。不到几天功夫,城里老幼都知道刘备到东吴成亲的事了。
中式喜饼
采撷传统纹样 如双喜、龙凤、祥云、福字、吉祥如意等,以红色、金色、配色包装,佐以大自然原料如玫瑰花、绿豆沙等内馅,用特制模具配合手作成型,形式多以圆形礼饼为主,沿袭喜饼前世的文化底蕴。
山东·乳山喜饼
口味特色:最早,喜饼是自家用面粉、鸡蛋、白糖和花生油烙制的发面圆饼,不加一滴水,不加任何添加剂,厚度4厘米左右,圆形象征和气美满,特點是个大、形圆、色美、味纯。
流行区域:山东地区、胶东一带
习俗:当地人也将乳山喜饼叫做媳妇饼,因多为女方家制作。大喜日子里,主人会做上千个喜饼分给客人品尝,4个为标准发放。从最初的家庭手工制作到作坊機器制作,逐渐规模化和日常化,除了节日庆典,平時也会吃。把牛肉、鸭脯之类的夹进喜饼里吃。
广东·嫁女饼
口味特色:嫁女饼,又名绫酥,四色绫酥,代表红火喜庆的红绫莲蓉酥、代表金银满屋的橙绫豆沙(椰丝)酥、代表纯洁无暇的白绫五仁酥(指女方贞洁)和代表富贵吉祥的黄绫豆蓉酥。代表夫妻和合的合桃酥,代表开枝散叶的皮蛋酥,以及莲蓉鸡蛋糕、老婆饼、芙蓉饼、榄仁核桃酥等传统中式糕點。
流行区域:广东、香港一带。
习俗:传统礼饼中“绫酥”与衣饰典故有关。昔日豪门嫁娶以礼饼的丰厚显示体面和气派,绫罗绸缎乃贵族之四款华贵衣料,其中“绫”最名贵。故此,礼饼就以“绫酥”为首选,喻意荣华。表达亲友们对新人生活美满的祝福和企盼。如果女方家老一辈健在,男方会送巨型的太婆饼逗老人开心。
台湾·汉饼
口味特色:汉饼,也叫大饼或日头饼,外形像广东太婆饼一样,圆形寓意团圆美满,都是论斤来的,大饼之称名副其实。饼的口味有芝麻蛋黄、香菇卤肉、枣泥、五仁、莲蓉、核桃、咸肉、红豆沙、菠萝、凤梨、椰子等,皮分为饼皮和酥皮两种。像香菇瘦肉的鲁肉饼、冬瓜虾仁瘦肉饼和香甜的凤梨酥都很受欢迎。
流行区域:台湾。习俗:以前,订婚時男方扛一堆大饼到女方家,越多越体面,农业時代的人们依据喜饼的斤两评判男方门第的高低。汉饼除了单卖,也常做成礼盒,两入,即为对饼。四入、六入和八入,双数寓意着成双成对,还会放些糖果作为點缀。
制作方法
做法【一】 | |
材料 | 面粉、白糖、酵母、鸡蛋、温水、玉米油 |
第1步 | 面粉、白糖、酵母粉混匀。 |
第2步 | 加4个鸡蛋、60g玉米油、30g温水和匀。 |
第3步 | 和成面团发酵至2倍大。 |
第4步 | 面揉匀排气,分成小剂子。 |
第5步 | 擀成牛舌状。 |
第6步 | 两边叠上再次擀成长条反复3-5次,使面团上劲儿,饼更好吃。 |
第7步 | 揉成圆剂子。 |
第8步 | 再擀厚约5毫米的圆饼。 |
第9步 | 锅中不放油,放入饼,小火煎。 |
第10步 | 煎至两面都这样。 |
第11步 | 用的饼铛是上下两面煎的。 |
第12步 | 煎好了。 |
第13步 | 好香。 |
做法[一]详细图解 » | |
做法【二】 | |
材料 | 面粉、白糖、鸡蛋、花生油、酵母 |
第1步 | 材料集合 |
第2步 | 把材料一股脑的丢进面包機里和面发酵到两倍大在见。 |
第3步 | 发好了,发酵好把面团份割16份 |
第4步 | 面团有點點硬,用手揉匀或用擀面棍来回擀几下,做成小圆饼呸,不要太薄。 |
第5步 | 分别摆入烤盘,开火预热150度,下火烤,要是上火就成馒头了,烤12分钟翻面在烤5分钟。如果颜色不错就在翻个面烤1分心钟,就成果了! |
第6步 | 这个方子不太甜,也好免胖。 |
做法[二]详细图解 » | |
做法【三】 | |
材料 | 面粉、果糖、牛奶、鸡蛋、蛋黄、黄油、酵母粉 |
第1步 | 准备好原料:面粉300克、鸡蛋2枚、蛋黄2个、黄油60克、牛奶40克、果糖50克(可以用白糖)酵母一小勺。 |
第2步 | 黄油融化,放入鸡蛋和蛋黄,加入果糖,加入牛奶后搅拌均匀。 |
第3步 | 酵母粉和面粉混合均匀后筛入油、鸡蛋、糖、牛奶的混合物中。 |
第4步 | 合成面团,盖上保鲜膜醒发。 |
第5步 | 醒发2-2·5倍大。 |
第6步 | 醒发好的面团分成九份。 |
第7步 | 取一份面团,按扁,擀成1厘米厚的喜饼生坯。 |
第8步 | 所有的喜饼生坯做好,盖上保鲜膜醒发30分钟。 |
第9步 | 平底煎锅置火上,放少许油,放入醒发好的喜饼生坯,小火烙至。 |
第10步 | 一面定型,反面,烙制另一面,中间盖上盖子焖一会。烙至两面金黄,熟透即可。 |
第11步 | 虽然上色有些过,但口感确实不错,有些像面包的松软香甜。 |
做法[三]详细图解 » | |
做法【四】 | |
材料 | 中筋面粉、鸡蛋、白糖、花生油、酵母 |
第1步 | 将鸡蛋、白糖、花生油和酵母放入面包桶,启动面包機,搅拌均匀。 |
第2步 | 加入中筋面粉,揉成光滑的面団。 |
第3步 | 发酵至1·5倍大。 |
第4步 | 将面团排气,平均分成9份。 |
第5步 | 滚圆。 |
第6步 | 擀成圆饼状。 |
第7步 | 摆入烤盘。 |
第8步 | 发酵至2倍大。 |
第9步 | 在饼上盖油纸。 |
第10步 | 叠一个烤盘。 |
第11步 | 放入预热好的烤箱中层上下火170度烘烤15分钟。 |
第12步 | 上色均匀后即可出炉,趁热享用。 |
第13步 | 成品图。 |
做法[四]详细图解 » | |
做法【五】 | |
材料 | 中筋面粉、奶粉、水、鸡蛋、糖、花生油、酵母 |
第1步 | 面包桶里放入水和酵母,用筷子搅拌至酵母融化; |
第2步 | 加入糖、奶粉、鸡蛋、花生油,面粉; |
第3步 | 启动面包機“和面”程序,揉至光滑的面团即可(我用了十分钟); |
第4步 | 盖保鲜膜发酵至两倍大(手指沾面粉插入面团,小孔不反弹); |
第5步 | 发酵好的面团取出按压排气,分成九份(每份约77克)逐一滚圆; |
第6步 | 取一面团,多揉几次,让表面尽量光滑,滚粉(抖掉多余的干粉); |
第7步 | 用擀面杖擀成约1CM厚的面饼; |
第8步 | 依次擀好所有的面饼放入烤盘(非不粘铺油纸); |
第9步 | 放入上火100度,下火150度预热好的烤箱最底层,烤十五分钟; |
第10步 | 取出翻面,继续烤十五分钟即可。 |
做法[五]详细图解 » | |
做法【六】 | |
材料 | 中筋面粉、鸡蛋、植物油、绵白糖、牛奶、酵母、奶粉 |
第1步 | 将牛奶温热,取55克放入酵母,静置几分钟。 |
第2步 | 115克鸡蛋,45克植物油,63克绵白糖放入容器中充分混合均匀。 |
第3步 | 将350克面粉放入盆中,加入10克奶粉,加入1中的牛奶酵母液和2中的混合物,用筷子搅拌成絮状,揉成一个光滑的面团。尽量多揉几次。 |
第4步 | 发酵。 |
第5步 | 将面团排气,分割成9等分,每个70克的样子。将每个小面团充分揉均匀,滚成球形。 |
第6步 | 醒5分钟后用擀面杖擀成圆形,放入不沾烤盘进行第二次发酵。 |
第7步 | 第二次发酵完成。 |
第8步 | 烤箱预热,175度,倒数第二层,热风。上面盖一个空烤盘,烤盘里铺上一层锡纸。 |
第9步 | 175度30分钟,拿出烤盘锡纸,烤箱温度调至190度5分钟上色。喜饼入烤箱大概10分钟左右拿出烤盘将喜饼翻面。(各家烤箱不一样,温度要自行调节,最后十几分钟要看住點,以免上色过深。) |
第10步 | 放凉了后用保鲜袋装好,扎紧口,常温下可以保存好几天。 |
做法[六]详细图解 » | |
做法【七】 | |
材料 | 中筋面粉、酵母、玉米油、糖、鸡蛋、牛奶 |
第1步 | 备好所需食材 |
第2步 | 将所有食材全都倒入面包機桶内,开启和面程序,运行15分钟 |
第3步 | 和好的面团取出后盖盖饧10分钟,之后分成15份小面团,每份约40克 |
第4步 | 面团分割好后再一个个擀成小圆饼(不要太薄,稍厚點) |
第5步 | 依次做好后,覆盖保鲜膜醒发约20分钟 |
第6步 | 放入平底锅中,中小火烙到两面金黄就可以出锅了 |
第7步 | 趁热吃外脆内软,相当好吃 |
做法[七]详细图解 » |
西式喜饼
不再局限于“传统中式喜饼”,延伸为新中式+西式喜饼,改良甜腻口感,包装形式多样,元素推陈出新,如异形喜饼、翻糖喜饼、定制喜饼、借鉴西式甜點制法,配色時尚,驱动喜事回礼新潮流。
欧式喜饼
口味特色:布朗尼蛋糕/法式蓝莓乳酪塔/玛德琳蛋糕等,以蛋糕类为主,西點喜蛋的改革鼻祖。口感奶香浓郁。习俗:英语中使用的“cake ”一词,大约于英国13世纪時出现,来源于古北欧语“kaka”。蛋糕的原始称呼是“甜的面包”,历史上第一个制作蛋糕的是埃及人。满月送喜饼表示“蓬发”的意思,祝福小宝宝将来蓬勃发达。婚礼蛋糕,据传最早出现于古罗马時代。蛋糕一词则出自英语,其原意是扁圆的面包,同時也意味着“快乐幸福”之意。
diy定制喜饼
口味特色:番茄罗勒宝石塔、巧克力满分蛋糕、粉红记忆甜甜圈、小熊宝贝翻糖喜饼、手工芝士饼干。塔类、翻糖、等口味偏西式,多层口感、匠心手工、烘焙制作、加入坚果、果粒、果酱、可在喜饼表层diy。
喜饼派系
京派喜饼
口味特色:京派喜饼吸收了南方、北方的和汉、满、蒙、回、藏等民族饮食文化精粹,融会了荤、素、甜、咸的口味,重油、轻糖,酥松绵软
流行地区:北京
苏派喜饼
口味特色:苏派喜饼馅料多用果仁、猪板油丁,用桂花、玫瑰调香,口味重甜
流行地区:江苏省 江浙一带
广派喜饼
口味特色:广东人在嫁娶诞生等人生大事上非常讲究,仍保有浓郁而精致的喜饼风俗。广派喜饼用料精博,品种繁多,馅料多用榄仁、椰丝、莲蓉、糖渍等,重糖、重油、重蛋,具有皮薄馅多,油润软滑,甜中带咸特點。
流行地区:以广东为中心的珠江流域,以及南部沿海地区
扬派喜饼
口味特色:以黑麻、蜜饯、芝麻油为主,麻香风味突出,造型富于变化,小巧精致、爽口松酥
流行地区:以扬州为中心,延展至镇江、南京、苏州、皖北一带,史来以淮扬细點尤其著名
宁派喜饼
口味特色:辅料多用苔菜、植物油,海藻风味突出;重糖淡油,以酥为主,软脆兼有甜中带咸,咸中透鲜
流行地区:宁波、绍兴地区
闽派喜饼
口味特色:重糖、重油,以当地优质糯米为主料,加入菇类、笋类、虾干、紫菜、桂圆等土特产,软糯、甜咸相宜
流行地区:福州一带
沪派喜饼
口味特色:馅料以赤豆、玫瑰为主,轻糖、轻油,轻口松香
流行地区:上海
津派喜饼
口味特色:历史悠久,品类繁多;重油、轻糖,酥松绵软,口味纯甜、纯咸
流行地区:天津
潮派喜饼
口味特色:馅料以豆沙、糖冬瓜、糖肥膘为主,葱香风味突出
流行地区:潮州
滇派喜饼
口味特色:甜咸交织、香味浓郁
流行地区:云南
秦派喜饼
口味特色:主要以小麦粉、糯米、红枣、糖板油丁等为原料,具有饼起皮飞酥清香适口、糕粘甜味美、枣香浓郁等特點
流行地区:陕西
川派喜饼
口味特色:口感甜肥软糯,香酥松脆。馅料多用花生、芝麻、核桃、蜜饯、猪板油丁,糯米制品较多
流行地区:成渝一带西南地区
代表品种:合川桃片、米花糖、龙凤饼
传统风俗
合婚饼俗称「盒仔饼」,现通常使用「西饼」或「西式订婚礼盒」。礼饼俗称「大饼」,如芝麻饼、枣泥、莲蓉、核桃、绿豆等汉饼礼盒。米香又称「荖花」,俗云:「吃米香,嫁好尪」,吃了「米香饼」便能觅得一位好大婿。这三种都是送定時送。其中合婚饼是大家熟知的喜饼,不可缺少,而礼饼和米香可择一订制。
传统礼俗是男方请命理师择定嫁娶(结婚)吉日,于「送日头」、「送日子」(请期),将「迎亲帖」(日课表)连同「香烛、礼炮」与「日头饼」(议定「日头」、「日子」之礼饼),讬媒人送往女家征求同意,请其必要時「复日课」红包礼一个,择日之時价,取吉数,此即为「请期」。
俗称:准新娘不可吃男方送来的喜饼,否则日后会「大面神」,即不会谦卑,常做出自我揄扬之态。或说:若准新娘吃了自身的喜饼,有将自身的喜吃掉,转吉为凶之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