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成分
粽子古称“角黍”,传说是为祭投江的屈原而发明的,是中国历史上迄今为止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端午节吃粽子不仅有深远的节日意义,而且由于粽子是主副食一起搭配制作的综合性食物,有特殊的营养价值。古方中医带您深入了解粽子的营养价值,让您吃出健康、吃出营养、吃出漂亮。
粽子的主要原料是糯米,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其性味甘温,有健脾暖胃、补中益气的功效。《本草纲目》中称糯米能“暖脾胃,止虚寒泄痢,缩小便,收自汗,发痘疮。”芒种过后,天气日益炎热,身体表面血流增加,肠胃功能逐渐下降,人容易苦夏消瘦,端午吃糯米粽子正好能够改善这一问题。
糯米含有高质量的淀粉质和b族维生素、不饱和脂肪酸、纤维素等营养成分。但是糯米含的蛋白质较少,并且十分缺乏赖氨酸、色氨酸,维生素a、维生素c和维生素d,钙含量较高但不易被人体吸收。因此将糯米包上馅料制成粽子,搭配食用,则可以避免营养不全面。
简要介绍
粽子,以嘉兴粽子最著名,但是湖州粽子却是最好吃,最受欢迎的,尤其是湖州的鲜肉粽,外层粽叶,以大量清水一张一张极耗人工刷洗。米饭则选用口感特别绵密软嫩,并以50年传承口味酱过的圆糯米包粽,内馅则是用上选的五花肉,剔除不好的肥油再经过腌浸的程序,与生米包里起来入水煮约二个半小時左右,方可起锅。
制作方法
做法【一】 | |
材料 | 糯米、鲜肉、粽叶、调味料等 |
第1步 | 第一步:提前一天把肉腌起来~~里面放點酱油~姜片~白酒~盐~鸡精根据自己的口味调味。 |
第2步 | 把糯米洗干净。 |
第3步 | 第二步:把糯米洗干净放酱油盐鸡精适量调味~搅拌均匀。 |
第4步 | 第三步:把粽叶放人烧开的热水中滚烫~粽叶一定要烫!这步一定不能省哦。 |
第5步 | 大家看看~这个就是没烫过的粽叶和烫过粽叶的对比~(左边是没烫过的右边是烫过的)很明显右边烫过的粽叶比左边没烫过的粽叶的绿。 |
第6步 | 第四步:把烫好了是粽叶放在一个洗干净的装满冷水的大盆里。 |
第7步 | 第五步:把粽叶顶头黄颜色的像三角形的东西剪了(因为我也不知道那个叫什么只好这么形容了)。 |
第8步 | 第六步:开始包了哦~先选3片大小适中的粽叶~用水粘一块~注意粽叶的正面朝自己。 |
第9步 | 小提示:告诉大家怎么区分粽叶的正反面吧~看到粽叶那个凸出来的线了吗?那个就是粽叶的反面。 |
第10步 | 小提示:大家看到那条凹进去的那条线了吧~那个就是粽叶的正面。 |
第11步 | 第七步:把三片粽叶粘一块的大粽叶向内卷。 |
第12步 | 第八步:用左手捻住粽叶尾!大拇指顶在下面!一定要抓牢了哦。 |
第13步 | 第九步:在底部先放三分之一的糯米。 |
第14步 | 第十步:放一块腌好的肉。 |
第15步 | 第十一步:继续放糯米~放满了。 |
第16步 | 第十二步:把粽叶向前拉!(注意别太用力弄断了!) |
第17步 | 第十三步:把粽子开口处朝左边~把多余的粽叶用指甲掐断。 |
第18步 | 第十四步:找一片小一點的粽叶当插片~插入粽子和刚才多余粽叶的中间~要往里插插。 |
第19步 | 第十五步:把前一步多余的粽叶折在刚才插入的粽叶上。 |
第20步 | 第十六步:把刚才包好的粽子反过来!翘起来的粽叶朝着自己!开口向上。 |
第21步 | 第十七步:把刚才翘着的粽叶向外折。 |
第22步 | 第十八步:把上一步折过来的粽叶裹住粽子下面那个最尖的角。 |
第23步 | 第十九步:把刚才裹住粽子角多余的粽叶提拉上来。 |
第24步 | 第十二步:把刚才提拉上来的粽叶从粽子顶上绕过来。 |
第25步 | 抓住包好的粽子。 |
第26步 | 第二十一步:抓住包好的粽子用纱线在粽子顶上绕一圈~打结~一定要打紧哦!做完这一步一个漂亮的粽子就包好了。 |
第27步 | 最后的步骤就剩下煮了!把包好的粽子放进大锅里煮~要煮5个小時呢!注意粽子要整整齐齐的放在锅里煮。 |
做法[一]详细图解 » | |
做法【二】 | |
材料 | 糯米、五花肉、粽叶、棕麻、调味料等 |
第1步 | 选稍瘦一點的五花肉去皮切丁,加入盐、鸡精、生姜粉、胡椒粉、料酒、酱油、耗油拌匀腌制1小時以上。 |
第2步 | 糯米洗净浸泡1小時以上。 |
第3步 | 将浸泡好的糯米沥水,加入食用碱和盐拌匀。 |
第4步 | 取洗净粽叶两片,叶尖部对齐反時针方向旋转形成漏斗装。 |
第5步 | 加入拌好的糯米一半。 |
第6步 | 放入腌制好的五花肉丁。 |
第7步 | 再加满糯米。 |
第8步 | 将两边的粽叶向里压。 |
第9步 | 将上面的粽叶反折下来盖住漏斗,并用手指根据漏斗形状按压两边粽叶。 |
第10步 | 将长出的粽叶包裹漏斗的前边并反折上去。 |
第11步 | 用棕麻或棉线扎紧即可。(粽子不要扎得太紧,煮制時容易爆破) |
第12步 | 按粽子的形状修剪多的粽叶,特别是硬蔕,防止扎破其他的粽子。 |
第13步 | 这是完成的粽子。 |
第14步 | 做好的粽子要浸泡在水中,不同口味的粽子一起煮制時最好做出记号。 |
第15步 | 粽子全部做好后放入高压锅,加入足够是清水,水要没过粽子,大火上汽后继续煮制25分钟即可关火。晾凉后取出食用。 |
做法[二]详细图解 » | |
做法【三】 | |
材料 | 五花肉、糯米、食用碱、盐、食用油、蚝油、十三香、生抽 |
第1步 | 五花肉切块加入耗油十三香盐腌制一会。 |
第2步 | 糯米清洗加入碱食用油少许油盐搅拌均匀。 |
第3步 | 腌制好的猪肉。 |
第4步 | 粽叶清洗干净。 |
第5步 | 粽叶折成漏斗形加入糯米再加鲜肉。 |
第6步 | 再加糯米压实。 |
第7步 | 包成三角形。 |
第8步 | 用线绑紧。 |
第9步 | 加入高压锅中煮40左右即可。 |
做法三详细步骤 » | |
做法【四】 | |
材料 | 猪里脊肉、糯米、盐、白糖、味精、蚝油、料酒、生抽 |
第1步 | 将粽子叶用清水洗净,再用清水浸泡24小時,然后用开水煮3分钟。煮粽子叶的水不要倒掉,留着煮粽子用。· |
第2步 | 将糯米用清水洗净,再加入盐、味精用清水浸泡24小時。如果喜欢带颜色的,可以加生抽和蚝油。 |
第3步 | 猪里脊肉里放盐、白糖、味精、蚝油、料酒、生抽,用手抓拌均匀,腌24小時 |
第4步 | 用粽叶把糯米包好,里面放一片腌好的猪里脊肉,再用线扎紧。 |
第5步 | 把粽子放到煮粽叶水中,再加入水直到没过粽子。粽子连续煮3个小時,就可以食用了。 |
第6步 | 可以吃了。儿子非常喜欢。 |
做法[四]详细图解 » | |
做法【五】 | |
材料 | 五花肉、糯米、料酒、盐、草果粉、生抽 |
第1步 | 五花肉提前一天购买,切成小块、添加1勺盐、4勺生抽、1勺料酒、10克草果粉拌均,放入冰箱腌制8小時以上。草果粉增香、提味功效,适量添加草果粉,肉香味更浓! |
第2步 | 糯米用水清洗几次,沥干水分,沥不干的糯米,在包粽子过程中,有水漏出来会影响包粽子动作。 |
第3步 | 粽叶,粽绳,提前清洗干净沥干。用剪刀去掉粽叶两端叶尖,把粽叶卷成一个锥形漏斗状,注意底下尖尖角不能有空隙。 |
第4步 | 装入一小勺糯米,压紧(可以用筷子捅一下,让糯米填满尖尖角。) |
第5步 | 放入一块腌制好的五花肉。 |
第6步 | 继续装满糯米,可以用勺压紧实,填满糯米的粽子包好更好看,包得紧实与否也会影响粽子的口感。 |
第7步 | 一只手捏好粽子,将粽子形状固定好,另一只手将上面的叶子紧紧的盖下来,多出的叶子捏在一起,折向一边。 |
第8步 | 一只手固定粽子,另一只手拿来粽绳,捏粽子的手固定粽绳一端,两手配合起把粽绳系紧。 |
第9步 | 如图 |
第10步 | 包好的粽子剪去多余粽叶和粽绳,使得粽子看起来美观整洁。把粽子倒入锅中,添加适量清水泡一个小時,盖盖儿,煮2小時,再焖约1小時。煮粽子時间可以灵活掌握,看粽子大小。 |
第11步 | 成品 |
做法五详细步骤 » | |
做法【六】 | |
材料 | 糯米、五花肉、咸蛋黄、粽叶、调味料等 |
第1步 | 五花肉洗干净去皮。 |
第2步 | 切成自己觉得合适大小的块。 |
第3步 | 倒人适量的生抽,老抽,蚝油和花椒粉。 |
第4步 | 抓拌均匀后腌制6小時,我是放冰箱冷藏腌制了一个晚上。 |
第5步 | 腊肉洗干净切成大小合适的块。 |
第6步 | 咸鸭蛋买取出蛋黄。 |
第7步 | 洗干净蛋黄外面的蛋清液(这个是腥味的来源一定要洗干净)备用。 |
第8步 | 糯米洗干净后加入高过米一厘米的水浸泡2小時。 |
第9步 | 泡好的糯米沥干水分后加入适量的生抽,老抽,盐和食用油拌均匀备用。 |
第10步 | 粽叶洗干净后放入加了食用碱的开水锅中煮上6分钟后捞出放入凉水中每一片都清洗干净后剪去头部比较硬的地方。 |
第11步 | 两片粽叶用叶尖相对。 |
第12步 | 折成一个漏斗状。 |
第13步 | 里面先加入糯米压紧后加入腌制好的肉。 |
第14步 | 然后再加上两勺糯米压紧实。 |
第15步 | 粽叶折叠过来包住装好米的漏斗。 |
第16步 | 然后用绳子帮起来,打好结,这样一个粽子就包好了用同样的方法包好其他馅料的粽子。 |
第17步 | 包好的粽子放入锅中,加入没个粽子的水煮3-4个小時(中间水少了可以加入适量的热水)要保持水是没过粽子的量,煮好后不要出锅让粽子再锅中浸泡2小時后就可以捞出来吃了。 |
第18步 | 浸泡好的粽子。 |
第19步 | 拆开一个看看,还可以,拆的時候就看到好糯。 |
第20步 | 里面的肉由于煮了几个小時加浸泡的关系那个香味已经弥漫整个粽子,跟朋友拿了朋友们和家人们都说吃起来比外面买的更好吃,肉很入味,糯米香糯吃进回味无穷。 |
做法六详细步骤 » | |
做法【七】 | |
材料 | 糯米、瘦肉、蚝油、生抽、白糖、盐 |
第1步 | 瘦肉加入适量盐生抽蚝油白糖拌匀腌制2小時左右。 |
第2步 | 糯米加入少许盐食用油食用碱拌匀。 |
第3步 | 新鲜粽叶清洗干净,两片粽叶折出漏斗。 |
第4步 | 加一勺子米再放一片肉上面再盖一勺米。 |
第5步 | 捏紧两边包出角,用绳子绑紧。 |
第6步 | 绑好的粽子。 |
第7步 | 用水浸泡一会儿加入到高压锅中煮熟即可。 |
第8步 | 成品 |
做法七详细步骤 » |
食用指南
粽子天然健康、营养全面,但是因其热量偏高,而且糯米黏度大、不易消化,老人、孩童及消化功能差的人群不可贪吃,以免影响肠胃及正常饮食;而心血管病患者、“三高”人群、糖尿病患者、胃肠病患者都要慎食甚至禁食粽子。即使是肠胃健康的人,也不能在一大早或晚上睡前两小時吃粽子,否则会使糯米停留在胃里時间太长而不消化,应尽量选在中午和下午吃,并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每次一至两个即可。吃粽子的同時,搭配蔬菜、水果可增加纤维质的摄取,帮助肠、胃蠕动,避免因吃粽子引起的腹胀、腹泻等症状。这样搭配饮食不仅营养均衡,还能过个轻轻松松、肠胃无负担的端午节。
以下有四种人是就不宜吃粽子:
心血管病患者:
粽子的品种繁多,其中肉粽子和猪油豆沙粽子所含脂肪较多,属油腻食品。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者若进食过多,可增加血液粘稠度,加重心脏负担和缺血程度,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塞。
老人和儿童:
粽子多用糯米制成,粘性大,老人和儿童如过量进食,极易造成消化不良,并由此产生的胃酸过多、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
胃肠道病患者:
粽子蒸熟后会释放出一种胶性物质,吃后会增加消化酶的负荷。粽子中的糯米性温滞气,合植物纤维多且长,吃多了会加重胃肠的负担。患十二指溃疡的病人若贪吃粽子,很有可能造成溃疡穿孔、出血。
糖尿病患者:
粽子中常有含糖量很高的红枣、豆沙等,吃時通常还要加糖,如果不加节制,会损害胰岛功能,引起患者血糖和尿糖迅速上升,加重病情,抢救不及時有生命危险。
总之,吃粽子应有所节制,除以上四种人不可多食外,其他人若食后感到胃部不适,也应立即停止食用,以防危害身体健康。
在中医里,包粽子的苇叶及荷叶均是清热解暑的良药,就连我们司空见惯的糯米,在中医里也具有益气生津、清热的药效。中医认为,端午节后,便进入了夏季最热的月份。由于苦夏难耐,人们普遍会有上火、中暑现象发生,而此時常吃粽子,确实是药食同源的解暑良“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