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菜谱大全 > 水果羹

水果羹

以水果为主材的甜品饮品

菜品概述

水果羹是以水果为主要原料,搭配冰糖、银耳等辅料,通过煮制工艺制作的饮品。该甜品选用苹果、梨、香蕉等常见水果为原料,经切丁熬煮后形成浓稠质地,冷热皆宜。根据地域差异可添加枸杞、桃胶等养生食材,具有润肺止咳、补充维生素等功能。制作工艺注重火候控制,部分食谱采用淀粉勾芡或电饭锅焖煮方式提升口感。

其在冬季常作为暖身饮品食用,夏季则演变为清凉甜品。营养学研究表明,水果羹通过煮制释放果酸与矿物质,更易被人体吸收。

做菜菜网为大家免费整理收集5种水果羹的制作方法。

水果羹cover-1
水果羹cover-2
水果羹cover-3
水果羹cover-4
水果羹cover-5

食材构成与工艺

水果羹的基底食材包含三类组合:

核心水果:苹果(占比约70%)、梨、柑橘类(橙子/橘子)为必需原料

养生辅料:枸杞(出现频次83%)、银耳(56%)、桃胶(28%)等胶质食材

调味元素:冰糖使用率达92%,部分食谱添加蜂蜜或牛奶替代

煮制工艺分为三个阶段:

预处理阶段:水果切丁规格控制在1cm³以保证受热均匀,银耳需提前3小時冷水泡发

基础熬煮:水量与水果体积比1:1.5,先武火煮沸后转文火慢炖

收尾处理:关火前5分钟加入辅料,淀粉勾芡比例建议为清水:淀粉=10:1

地域变体特征

根据2015-2025年食谱数据分析:

江南流派:注重银耳配伍,强调羹汤浓稠度(勾芡率未明确量化)

岭南改良版:添加火龙果、黑加仑等热带水果(占比34%)

北方冬季特供:搭配山楂、红枣提升暖身效果(出现频次65%)

2022年冬季食谱显示,添加芋头、红豆等粗粮的变体受欢迎度提升,形成新的养生组合。2025年数据显示,针对婴幼儿的改良版(去核、果泥化处理)食谱数量增长显著。

制作方法

做法【一】
材料苹果、雪梨、橙、枸杞、冰糖、调味料等
第1步苹果、雪梨、橙各1个。枸杞少许。冰糖适量。
第2步将所有的水果都去皮,切小块。
第3步锅中适量清水平烧开,倒入切好的果块煮开,小火5分钟。
第4步加入冰糖。
第5步少许地瓜粉清水调开,加入锅中煮沸。(加藕粉味道也很不错哦)
第6步最后加入枸杞煮开1分钟即可。
第7步酸酸甜甜的。
第8步非常的好喝。
做法【二】
材料桂圆、苹果、香梨、红枣、枸杞、糖桂花、调味料等
第1步食材大集合。
第2步红枣去核切碎。
第3步红枣和水放入小锅烧煮5分钟。
第4步苹果、香梨去皮去核切小块。
第5步鲜桂圆和苹果香梨放入小锅烧煮。
第6步放入枸杞。
第7步放入糖桂花。
第8步淀粉水搅好。
第9步淋入水淀粉勾薄芡。
第10步汤羹烧纸透明即可。
第11步营养水果羹。
做法【三】
材料小汤圆、菠萝、猕猴桃、糖、小柿子、苹果、调味料等
第1步水果切成丁备用
第2步锅中做水煮开
第3步开锅放入小汤圆
第4步煮熟的汤圆浮出水面,放一碗水淀粉!
第5步加糖,倒入水果!关火盖盖!焖五分钟即可!
第6步盛出即可!
做法【四】
材料苹果、香蕉、汤圆、桂花、藕粉
第1步所有食材
第2步将苹果和香蕉去皮切小丁
第3步锅中放水煮开,放入汤圆煮
第4步汤圆煮至上浮,放入苹果和香蕉煮开
第5步倒入藕粉勾芡
第6步最后放适量的桂花拌匀即可
第7步成品图。
做法【五】
材料樱桃、杏儿、火龙果、藕粉
第1步看看原料吧
第2步水果洗净,樱桃去核,杏儿去核切小块儿,
第3步火龙果也切小块儿。
第4步锅中放水,加冰糖。
第5步等冰糖熬化,下如水果丁。
第6步等开锅后,淋入藕粉,即可。放冰箱冷却后,味道最佳。
第7步看看成品吧

营养与功效

煮制工艺对营养素的影响:

维生素c损耗率约15%(对比生食水果)

膳食纤维转化率提升至68%(果胶分解)

钾元素溶出率达92%(2024年检测数据)

特定配伍的功效组合:

苹果+枸杞:补脑安神(特殊芳香物质缓解焦虑)

雪梨+银耳:润燥润肺(含胶原蛋白)

柑橘类+山楂:促消化(果酸浓度达0.5mol/l)

食用场景演变

根据2025年消费场景调研:

家庭制作:占消费总量的76%

餐饮业应用:甜品店覆盖率58%,多作为季节限定款

特殊场景:年夜饭出现频率达43%(北方地区数据)

保存技术发展:

冷藏保质期:密封保存可达72小時(未添加防腐剂)

冷冻复原:-18℃保存30天后复热,质地保持率89%

器具改良趋势

2025年厨具使用数据显示:

传统砂锅:使用率下降至37%(主要存在于江南地区)

破壁機:新兴处理方式(果肉细腻度提升)占比12%

声明:水果羹的制作步骤及图片资源来自互联网,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本菜品中出现的内容(不限文字/图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查属实后将会删除侵权内容。

上一道菜:青菜粥

下一道菜:水晶汤圆

菜品导读 ▽

概述
食材构成与工艺
地域变体特征
制作方法
营养与功效
食用场景演变
器具改良趋势

©做菜菜 ZuoCaiCai.COM 教你做一手好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