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史
因果肉软滑似糯米糍,故名。来源于中国广东。是广东优良品种之一。吴应逵《岭南荔枝谱》1826年载:“水晶丸俗名糯米糍,出于番禺鹿步司之北村(今广州市郊南岗笔村)”,现罗岗及笔村仍有过百年生老树。1923年从广东引入台湾。
广西由广东引入种植,引入年代无法查考。1964年南宁市柳沙园艺场,1969年北流荔枝场从广州市郊引入,成片种植。
形态特征
树冠伞形,树干灰褐色,稍粗糙。一年生枝黄褐色,皮孔细,极密,近圆形,明显。复叶柄短,5.9厘米,红褐色,背面略带绿色。小叶2-3对,对生或互生。小叶柄绿色,叶枕较明显,带褐红色;叶披针形,叶尖渐尖而歪,叶基楔形,叶缘微波浪状或稍向上卷,叶薄,长6-9厘米,宽2-3厘米,叶面浓绿色,有光泽,叶背青绿色。
花穗中等大,长11.0-31.0厘米,分枝多,小花密生。雄花高9.5毫米,直径9.6毫米,花柄长0.3厘米,黄绿色,绒毛疏而短,萼片碗状,黄绿色,绒毛疏短,雄蕊6-8枚,一般6枚,被疏短毛,花药大,花盘小,2.5毫米,淡黄色,退化雌蕊小,长形,基部白色,上部淡黄褐色呈尖突形,被白柔毛;雌花高9.3毫米,横径6.7毫米,花柄长0.3厘米,花萼大,外缘反卷,花盘小,直径3.2毫米,退化雄蕊花丝较长,开张度较大。
果大,平均重25克(纵径3.2-3.7厘米,横径 3.2-3.6厘米);扁心形,果肩一边显著隆起,果基微凹,果顶浑圆;果皮鲜红色,厚0.5-0.8毫米,较韧;龟裂片较大,隆起呈狭长形,纵向排列,裂片峰缺,缝合线较明显;果梗细长,直径2.0毫米,多斜生;果蒂直径3.0毫米;种柄细,长4.5毫米,宽4.6毫米;果肉乳白色或淡黄色,肉厚1.0-1.6厘米。种子多退化,焦核纵径1.7厘米,横径0.8厘米,重0.6克。有些年份会出现饱满的种子,扁长圆形,纵径2.1厘米,横径1.6厘米,重2.5克,种子黑褐色,有光泽。
制作方法
做法【一】 | |
材料 | 糯米粉、淀粉、芒果、牛奶、椰浆 |
第1步 | 糯米粉,淀粉、牛奶、椰浆,糖搅拌成无颗粒的糊状。 |
第2步 | 将面糊放入盘中,上锅蒸15分钟。 |
第3步 | 芒果切块备用。 |
第4步 | 蒸好的面放碗里盖上保鲜膜,放置室温。 |
第5步 | 放好的面揉一下,揪一小块,包入芒果块。 |
第6步 | 滚上椰蓉即可。 |
做法一详细步骤 » | |
做法【二】 | |
材料 | 木薯粉、玉米淀粉、糯米粉、牛奶、白糖、玉米油、花生碎、核桃碎、芝麻、砂糖、椰蓉 |
第1步 | 首先,准备好材料。 |
第2步 | 牛奶,白糖和玉米油混合均匀。 |
第3步 | 筛入木薯粉,糯米粉,玉米淀粉搅拌至均匀无颗粒。 |
第4步 | 搅拌好的面糊是稀的流淌的,像这个样子。注意表面不要有油漂在上面,搅拌好让油充分融化在一起。 |
第5步 | 上锅蒸熟,蒸好用筷子搅拌一下看看中间有没有蒸透。 |
第6步 | 出锅趁热用擀面杖不停的捶打,用點力气。 |
第7步 | 大概10分钟左右,你会发现表面慢慢变光滑,而且可以拉开很长,比较刚出锅的時候有筋度了很多。这个時候就可以了。 |
第8步 | 馅料部分就是把花生,芝麻,核桃,砂糖混合一下就可以了,如果不喜欢吃有颗粒感的,可以压的更碎一些。 |
第9步 | 戴上一次性手套,取30克糯米面团,用手按扁放入适量的馅包起来。 |
第10步 | 包好后放在椰蓉上滚一圈就OK了。 |
第11步 | 如果有纸托可以放在纸托上然后密封保存。没有纸托就直接放进保鲜盒里密封保存。 |
做法[二]详细图解 » | |
做法【三】 | |
材料 | 糯米粉、水、色拉油、红豆馅、开水、细砂糖、澄粉、椰蓉、色拉油 |
第1步 | 澄粉用15g的开水冲开,搅成糊糊 |
第2步 | 然后将糯米粉、细砂糖、20g色拉油、水一起倒入打蛋盆里 |
第3步 | 用手揉成面团 |
第4步 | 面团和红豆馅都平均分成11份,面团每30g一个,馅料每10g一个,并揉圆 |
第5步 | 接下来剪一个跟笼屉一样大的油纸,并刷上一层色拉油 |
第6步 | 拿一个餐盘上也刷上一层油 |
第7步 | 将糯米团放在手心里压扁,豆沙馅放中心 |
第8步 | 用包包子的方式将馅包起来,两手揉圆 |
第9步 | 揉圆的糯米团在刷好油的餐盘上滚上一圈,将糯米团整个都沾上色拉油 |
第10步 | 然后放到刷好油的笼屉上 |
第11步 | 做好所有的糯米团,然后开火蒸20分钟左右 |
第12步 | 蒸好的糯米团在椰蓉里滚上一圈,待糯米团都沾上椰蓉后,放在纸托上就可以食用了 |
做法[三]详细图解 » | |
做法【四】 | |
材料 | 圆糯米、豆沙馅、白芝麻馅、水、盐 |
第1步 | 機器:东菱魔力果趣面包機。圆糯米淘洗干净,加水泡发6小時 |
第2步 | 取出面包桶,将糯米与水倒入其中 |
第3步 | 选择程序8,一键式,倒计時1:25H |
第4步 | 程序执行中,烧好的糯米饭 |
第5步 | 到计時45分钟,开始搅拌几分钟后,暂停程序执行,取出一部分糯米饭,恢复程序 |
第6步 | 洒些盐在米饭中压拌,手上抹些油取出一份量压扁,另取一盘,上面洒些淀粉,将压扁的糯米饭团放在上面,加入2勺芝麻馅,用手慢慢地将四边聚起,包紧,收口朝下。 |
第7步 | 45分钟后,年糕出炉。 |
第8步 | 取一深盘,抹上油,将年糕一分二,按着盘的规模做出两片年糕片。组装,放一片年糕平铺在盘底,上面加上一层豆沙馅。 |
第9步 | 盖上另一片年糕,用保鲜膜封好口,入冰箱冷藏。 |
第10步 | 成品! |
做法[四]详细图解 » | |
做法【五】 | |
材料 | 糯米、果脯、植物油、白糖、鸡蛋饼 |
第1步 | 糯米洗好,泡二个小時 |
第2步 | 蒸锅铺上屉布、大开大火蒸30分钟 |
第3步 | 准备好喜爱的果脯 |
第4步 | 鸡蛋打散、摊个饼备用 |
第5步 | 蒸好糯米饭稍放凉 |
第6步 | 拌上糖和植物油、(按照个人的喜好放) |
第7步 | 模具里放上果脯 |
第8步 | 压上一层糯米饭 |
第9步 | 按照个人喜好继续放果脯 |
第10步 | 反复的放果脯、糯米饭、把鸡蛋饼剪成一条、围在模具里 |
第11步 | 继续装满糯米饭、要压实 |
做法[五]详细图解 » | |
做法【六】 | |
材料 | 糯米粉、肉末、鱼末、波菜、韭菜、萝卜、油豆腐、青蒜、葱、蒜头、食用油、盐、胡椒粉、生抽、辣椒油、鸡精、料酒 |
第1步 | 准备好材料,鱼肉剁成末,猪肉剁成末,萝卜切小丝,油豆腐切小粒,猪肉末和鱼末都用盐,料酒,生抽腌制15分钟 |
第2步 | 准备好500克糯米粉 |
第3步 | 烧开水,将萝卜丝焯水,煮软后捞出放凉水中捞出挤干水分备用 |
第4步 | 将波菜焯水,过青后捞出,放凉水中过凉,挤干水分 |
第5步 | 挤干水分的萝卜丝,切成小粒的波菜,韭菜和青蒜也切成小粒 |
第6步 | 热锅凉油,将肉末鱼末炒干水分,加入萝卜丝和油豆腐粒一起炒香 |
第7步 | 加入青蒜一起炒出蒜香味 |
第8步 | 加入韭菜和波菜,炒至8成熟,加入盐,生抽,胡椒粉,鸡精炒匀成馅,起锅备用 |
第9步 | 另起锅,下油,下蒜末炒香至金黄色 |
第10步 | 加入少量清水,生抽,辣椒油,煮开,撒入葱花成调汁 |
第11步 | 烧开水,加入糯米粉中,将部分糯米团成团 |
第12步 | 放入烧开的水中,煮至面团浮起 |
第13步 | 将煮好的面团再放入糯米粉中,分次加入开水 |
第14步 | 将糯米粉揉成光滑的面团 |
第15步 | 趁面团还有温度,取适量大小的面团,捏成面片,放入炒好的馅 |
第16步 | 包成月亮形状的糯米糍 |
第17步 | 锅中烧开水,放入包好的糯米糍,煮至糍浮起即可盛出,淋上调好的汁水即可 |
第18步 | 色香味俱全的糯米糍做好了 |
做法[六]详细图解 » | |
做法【七】 | |
材料 | 糯米粉、糖、淀粉、开水、温水、椰蓉 |
第1步 | 准备材料。糯米粉放入小碗中。 |
第2步 | 糯米粉加糖加温水。 |
第3步 | 搅拌成糊糊。 |
第4步 | 淀粉中加入开水,拌匀。 |
第5步 | 将淀粉糊糊和糯米粉糊糊拌匀。 |
第6步 | 盘子中刷點油,将和好的糊糊倒入盘中。 |
第7步 | 锅内加水,大火将糯米糊糊蒸熟。 |
第8步 | 正好的面团,分成诺干小剂子。 |
第9步 | 分好的小剂子揉圆。 |
第10步 | 在椰蓉中打个滚儿。 |
第11步 | 装入模具中,即可。 |
做法[七]详细图解 » |
生长环境
糯米糍荔枝属南亚热带果树,其生长、挂果与地理气象条件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在广东东莞,地处南亚热带,面临海洋,常在季风控制下,因而夏季高温多湿,冬季有一定時间的低温干旱。每年11月至次年2月的低温、干旱,利于荔枝花芽分化,3-6月气温回暖有雨,有利于荔枝开花结果;7-10月高温多雨,利于荔枝梢生长。主产区丘陵、山区地势较高,土壤深厚,有機质和矿物元素丰富,土壤疏松、透气性能好,为微酸性的沙质红壤,非常适合荔枝生长。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广东、广西、台湾等地。广东多分布于广州市郊、东莞、增城、番禺,次为新会、罗定、新兴、高鹤、宝安、中山、南海、从化,潮安、揭阳、清远等地。以广州市郊笔村,罗岗、东莞、增城所产较为著名。广西多分布于北流县荔枝场、柳沙园艺场、横县南乡、灵山三海乡,次为灵山、合浦、钦州、玉林、博白等地。台湾分布于屏东、高雄等地。
生长习性
在广东广州市郊,3月下旬至4月下旬开花,花期约20-25天。果实6月下旬至7月上旬成熟。
在广东东莞,3月下旬至4月中旬开花,6月下旬至7月上旬果实成熟。
在广西北流,幼龄树每年抽梢四次,春梢2月中旬至8月下旬,夏梢6月上旬至下旬,第一次秋梢7月下旬至8月中旬,第二次秋梢9月中旬至10月上旬。露蕾期2月18日第一次雄花期8月28日至4月1日,雌花期4月4日至4月8日;第二次雄花期4月8日至4月18日。果熟期7月2日。
栽培技术
土壤管理
土壤管理以生草为主。生草可减少土壤冲刷,遗留草根增加了土壤有機质,改善土壤理化性状,使土壤保持良好的团粒结构。在自然生草基础上保留良性杂草如藿香蓟等,重點保留豆科杂草和蜜源植物,保护果园自然天敌和土壤有益生物,只在年底进行一次清园。施肥管理
以有機肥为主、化肥为辅,有機肥、微生物肥和化肥相结合。有機肥可选用堆沤好的猪牛粪、灰粪和饼枯等,应用得较多、效果也较好的农家有機肥是花生枯和鸡粪,花生枯和鸡粪以在施用前1-2个月先放在粪池内按1:6的比例加水腐熟为好。无機肥可选用尿素、过磷酸钙、氯化钾或复合肥等。
宜根据果园肥力状况和荔枝生长发育需要及時施肥,施肥部位在树冠滴水线附近,有機肥宜沟状深施,沟深约40厘米,宽约20厘米;化肥宜开沟浅施并覆土,深约20厘米,宽约20厘米。
基肥:基肥是全年的重點肥,其氮、磷、钾的施用量分别占全年施肥总量的50%,34%和25%。基肥要求质量高,有機肥和无機肥配合使用。于6月底或7月初施足基肥,使第1次秋梢在7月下旬至8月初抽出。施肥量应视植株当年结果量、树势、树龄和土壤条件等区别对待,大体分强、中、弱3类。树势强、果少的施肥量可少些,果多或树势弱者应增加施肥量。对当年打算培养两次秋梢的,一般每生产100千克果施花生枯4.5-5千克+尿素2千克+过磷酸钙1.5千克+氯化钾1.5千克。
花前肥:施用花前肥可提高花穗质量和着果率,促进营养生长。一般在2月(“立春”至“雨水”)进行,但壮旺树宜适当迟施或不施,弱树则要适当早施多施。施肥量根据树势和成花量而定,成花多、树势弱者多施,反之则少施。此次施肥宜以氮肥为主,一般按产果100千克计,施尿素0.7-1.5千克+过磷酸钙0.5-1.2千克+氯化钾0.3-0.8千克,如果结合施用适量的腐熟有機肥,效果更好。
壮果肥:壮果肥可及時补充开花時树体的营养消耗,保证果实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养分,减轻落果,促进果实增大,提高当年产量,同時避免因养分消耗过度导致树体衰退,此次肥在谢花后至第1次生理落果期(幼果绿豆大小)施用。花量大的树宜早施;花量少的树宜迟施;树体壮旺而花量少者可不施。施肥量根据树体叶色及挂果量而定。叶色浓绿,则以钾肥为主,按产果100千克计,施氮肥1.2-1.5千克+磷肥0.8-1.2千克+钾肥2.2-2.6千克,可结合施一次腐熟有機肥。
水分管理
灌水:糯米糍荔枝秋梢抽生期、花穗抽生期、开花期和果实生长发育期等如遇干旱应及時灌水,保持土壤湿润,灌水量达到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70%。除地面灌溉外,尽量采用滴灌、穴灌和喷灌等节水灌溉方法。
控梢
适時促放第2次秋梢:第2次秋梢萌动時间直接影响结果母枝的老熟和花芽分化,抽发太早易长出冬梢,通常需要多次控冬梢;抽发太晚往往不能及時老熟,芽萌动晚,多抽迟花,而迟花结出的果实发育不正常,果小、易落、易裂且产量低。第2次秋梢萌动的最佳時间是9月下旬至10月上旬,该段時间抽出的结果母枝粗度较理想,单株产量较高。
环割预防或减少冬梢的抽生:末次秋梢刚老熟后进行环割,在其后的1-2个月里,整个树体的叶色由鲜绿色逐渐转为深绿色,后又转为浅绿色,末次梢的顶芽由绿色转为褐色,环割后的树较少萌发冬梢。如果不实行该措施,则出现部分树老熟后叶色不能转为浅绿色,叶片由鲜绿色转为深绿色后开始抽冬梢。
短截晚秋梢或早冬梢促梢老熟:对晚秋梢和早冬梢,利用短截嫩梢的方法促其尽快老熟,完成花芽分化过程。晚秋梢或早冬梢经短截后,枝梢和叶片在其后的1-2个月内生长老熟,其侧芽和基部的潜伏芽可正常进行花芽分化。晚秋梢或早冬梢如果不实行短截则枝梢生长缓慢,老熟也需较长時间,即使部分枝梢能够进行花芽分化,其抽出的花穗也较弱小。这是因为短截晚秋梢或早冬梢后,新梢基部的枝条集中供应营养,新梢老熟加快;不短截的枝梢因冬季温度较低,日照時间较短,生长和老熟较慢,营养积累不够而不能良好地进行花芽分化。
清园
在冬季低温来临之前,铲去果园里的杂草,地面全面喷洒0.5%等量式波尔多液一次,然后把杂草埋于树盘下,用表土盖实,减少越冬病源和虫源。控花
灌水促花:在花芽形成分化期或花穗抽生期(秋梢顶芽露“白點”后),如土壤比较干旱,需在树盘灌水或淋水,使土壤保持湿润,以利于花穗抽出。
环剥壮花:环剥可起到壮花作用。糯米糍荔枝环剥可依具体情况灵活掌握,在始花前或盛花期对一级主枝进行螺旋环剥一圈半,剥口宽0.3厘米。
杀除花上小叶:在花穗抽生后,花穗上如果带有较多小叶,可在其叶片尚未展开前喷洒低浓度乙烯利将其杀除。
收果
环割保果:于第二次生理落果前约1周時进行。环割能明显提高单株产量,保果效应十分明显。
果实采收:糯米糍荔枝应适時、合理采收,这是克服大小年结果现象的重要措施之一。老弱树和挂果多的树应先采收,以尽快恢复树势,不影响秋梢结果母枝的萌发。同一株树的果实应一次采完,以求发梢整齐。
病虫防治
糯米糍荔枝虫害有荔枝蒂蛀虫、荔枝椿象、尺蠖、荔枝瘿螨等,病害有荔枝霜疫霉病等。
治原则是“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对荔枝的主要病虫害进行预测预报,通过保留果园良性杂草形成果园生物的多样性,充分利用果园天敌的控制作用,结合荔枝的丰产稳产技术,根据病虫害的测报结果指导用药,减少用药次数,只选用对天敌影响较小的低毒、高效的无公害农药。
对荔枝的主要害虫蒂蛀虫进行预测预报。应用田间套袋和室内培养观察进行荔枝蒂蛀虫预测预报,建立果园成虫羽化始盛期(5%)至盛末期(95%)有期距法进行荔枝蛀蒂虫种群发生期的预测。通过预测预报发现,在广东省珠江三角地区荔枝花果期荔枝蒂蛀虫发生3-4代(第2代至第4、5代,挂果期4-6月)蒂蛀虫羽化始盛期至盛末期(5-95%)的平均期距为8.67±2.33天,利用田间套袋与室内培养观察并应用期距法相结合,测报出荔枝蒂蛀虫成虫高峰期与实际发生期仅相差1-2天,基本上能满足对生产中指导适期防治的要求。
种植良性杂草,利用天敌控制病虫害。对为害花果梢的重要害虫荔枝椿象的防治,主要应用成熟的控制技术——释放平腹小蜂;对为害梢果的主要害虫之一的尺蠖的防治,是在利用自然天敌基础上,再适期大量释放卵寄生蜂赤眼蜂,并结合微生物杀虫剂快速控制尺蠖幼虫;对潜在性次要害虫荔枝瘿螨的防治,主要是利用捕食螨等的作用,结合合理施用无公害农药控制其扩散,果园种植藿香蓟有利于捕食螨繁殖。
无公害农药防治荔枝病虫害。通过多年试验研究,找到了一些好的防治荔枝主要病虫害的无公害农药。灭幼脲对荔枝蒂蛀虫卵和幼虫均有较好毒杀效果,且浓度较低時并不影响其效果,具有较长持效期和耐雨水冲刷等特性,在田间应用上起到少喷药、长效、低毒和对环境影响小的作用;大多数微生物杀虫剂bt类对荔枝尺蠖幼虫均有较快、较好毒杀作用,尤其是虫瘟1号b型,对荔枝尺蠖1-5龄幼虫48小時内致死率达100%;通过喷施浏阳霉素控制荔枝瘿螨,喷施克露可较好地控制荔枝霜疫霉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