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渊源
辣椒是在明末从美洲传入中国的,起初只是作为观赏作物和药物,进入中国菜谱的時间并不太长。辣椒强势进入中国后,掀起了一场不大不小的饮食革命,柳州人将之融入螺蛳粉并加以发挥,才有了现在的螺蛳粉。很多吃过螺蛳粉质疑螺蛳粉里为什么一颗螺蛳也没有,据说螺蛳粉的螺汤由螺肉、猪骨、药材、天然香料等民间秘方熬制而成,熬过汤后的螺肉就会丢弃,因其精华都浓缩入汤里了。
螺蛳粉最早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末,虽然历史较短,但嗍螺和米粉在柳州传承悠久。在柳州从事40多年文物考古工作的刘文认为,从一个小的方面来说,柳州的历史文化发展轨迹就是一段采集食用螺蛳的历史。
40多年前,中国考古学者在白莲洞、大龙潭鲤鱼嘴等遗址发现了大量的螺蛳壳堆积物。“距今约2万年前,居住在白莲洞的‘柳江人’就开始捕捞螺类食用,并学会用火,现在白莲洞遗址内还留下当時原始人‘火烧石螺’的遗迹。”柳州市白莲洞洞穴科学博物馆馆长蒋金远说。
柳州螺蛳粉名声日隆,食客云集,但螺蛳粉的真正起源,可谓众说纷纭。
说法一:1980年代中,解放南路有家兼营干切粉的杂货店,其店员早上常拿一把干切粉,到隔壁阿婆的螺蛳摊去煮,后来又有人买来青菜调配。卖螺蛳的王记阿婆觉得此粉味道甚佳,于是就卖起了螺蛳粉。
说法二: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谷埠街菜市成为柳州市内生螺批发的最大集散地,附近工人电影院的观众散场后,喜欢在附近逛,形成谷埠街夜市。柳州人素来嗜吃螺蛳和米粉,有些夜市老板同時经营煮螺和米粉。一些食客喜欢在米粉中加入油水甚多的螺蛳汤,就此形成了螺蛳粉的雏形。
说法三:1980年代初期的一天深夜,几位外地人来柳州,到了一家快要打烊的米粉摊點,因骨头汤已没有,只剩一锅煮螺余下的螺蛳汤,摊主就把米粉放到螺蛳汤里煮,加上青菜以及花生等配菜,几个外地人吃后大呼好吃。摊主后来逐步完善其配料和制作,做成了螺蛳粉。
关于螺蛳粉的起源众说纷纭,已经无法考证,但几乎每一个传说都有着浓浓的“螺蛳情结”和“米粉情结”。2008年,柳州螺蛳粉手工制作技艺成功申报自治区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当時负责申遗工作的黄晓平在申报文件中写道:“将米粉和螺蛳结合起来制作的螺蛳粉,是柳州民间的一大创造,其独特的传统手工技艺是柳州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保护
2019年3月21日,螺蛳粉发源地广西柳州官方表示,感谢海外友人的关心,螺蛳粉是广西非遗,正逐步申请国家和世界级非遗。
2021年5月24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申报的柳州螺蛳粉制作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2025年1月24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商务厅介绍,广西一企业生产的螺蛳粉产品近日通过印度尼西亚乌拉玛委员会清真产品保证执行局的清真认证,这是印尼清真产品保证执行局颁发的全球首张螺蛳粉清真认证证书。
制作方法
做法【一】 | |
材料 | 螺蛳粉、调味料等 |
第1步 | 粉撕开包装,沸水放入碗中,泡5-8分钟 |
第2步 | 倒掉第一次的水 |
第3步 | 再次放入沸水,泡3分钟 |
第4步 | 打开准备放入配菜 |
第5步 | 放入花生、酸豆角、酸笋、腐竹、螺蛳粉酱料包、以及辣椒油(依据口味酌量放) |
第6步 | 搅拌 |
第7步 | 粉Q弹,辣味十足 |
第8步 | 嗦粉咯 |
做法一详细步骤 » | |
做法【二】 | |
材料 | 干切粉、螺蛳、猪筒骨、酸笋、酸豆角、萝卜干、腐竹、炸花生米、黑木耳、青菜、草果、小茴香、香叶、葱花 |
第1步 | 干切米粉放入水中煮开后,煮10分钟,连汤带煮好的粉一起放入碗中(汤取部分即可) |
第2步 | 青菜洗净,放开水中焯烫1分钟,捞起 |
第3步 | 碗中加入螺蛳卤汤、白醋、辣油 |
第4步 | 加入酸豆角、萝卜干、木耳丝、酸笋(不喜欢可不加),油炸腐竹和花生 |
第5步 | 最后加入青菜即可 |
做法[二]详细图解 » | |
做法【三】 | |
材料 | 意大利直条面、螺蛳粉汤料包、酸笋、酸豆角、油炸花生米、香辣田螺、木耳、生菜、卤牛肉 |
第1步 | 冷水放少量盐煮开,改小火煮面条,为了接近粉条的口感,煮面時间为16分钟; |
第2步 | 煮面的時候准备好其他材料,酸笋、酸豆角、花生先放在碗里备用; |
第3步 | 面煮好后捞出,放在碗里备用; |
第4步 | 锅里重新倒入冷水,约500ml,加入螺蛳粉汤料半包,一同煮开; |
第5步 | 汤水煮开后,先放入熟螺蛳、木耳,略煮一小会,大概一分钟;再放入生菜焯熟,生菜煮个二十来秒就可以先夹起来放在粉碗里;剩下的材料和汤水再煮一小会,收汁到350ml左右就好了; |
第6步 | 粉碗倒入汤水,摆上卤牛肉,完成。 |
做法三详细步骤 » | |
做法【四】 | |
材料 | 螺蛳粉、水 |
第1步 | 螺蛳粉方便包 |
第2步 | 锅里坐水放入干米粉和脱水木耳 |
第3步 | 煮至米粉用筷子可轻松夹断,这時米粉和木耳就煮好了 |
第4步 | 捞出码在碗里 |
第5步 | 把所有的调料包的材料都码在碗里 |
第6步 | 锅另坐水煮开放 |
第7步 | 把青菜汆烫断生即可 |
第8步 | 捞出青菜码好,倒入清汤即可 |
第9步 | 成品图 |
做法四详细步骤 » | |
做法【五】 | |
材料 | 螺蛳粉、香菜、香葱 |
第1步 | 网购的好欢螺螺蛳粉一袋。 |
第2步 | 拆开。 |
第3步 | 香菜,香葱。(小米椒没放)。 |
第4步 | 适量清水。 |
第5步 | 螺蛳粉冷水下锅,螺蛳粉不太好煮,冷水下锅多煮一会。 |
第6步 | 煮10~13分钟。 |
第7步 | 螺蛳粉汤料包,辣油包倒入。 |
第8步 | 将酸笋,酸豆角,木耳,腐竹料包倒入。 |
第9步 | 煮一分钟,倒入醋包。 |
第10步 | 盛入汤盆。 |
第11步 | 撒上腐竹花生包。 |
第12步 | 香菜,香菜小米椒撒上即可。成品。 |
做法[五]详细图解 » | |
做法【六】 | |
材料 | 干米粉、螺蛳、骨头、酸笋、酸菜、萝卜干、腐竹、花生、生菜、葱花、食用油、盐、辣椒粉、辣椒油、鸡油、红油豆瓣酱、腐乳、干辣椒、八角、花椒、沙姜、姜、桂皮、香叶、料酒 |
第1步 | 猪骨头放水中熬汤 |
第2步 | 准备好的大料:八角,桂皮,花椒,姜,沙姜,香叶,干辣椒 |
第3步 | 骨头汤烧开后,撇去浮沫,将大料放汤袋中,放入骨头汤一起炖煮1个小時 |
第4步 | 用温水将干米粉浸泡一个小時 |
第5步 | 炒锅烧热,下螺蛳将水份炒干 |
第6步 | 烹入鸡油,姜,辣椒粉,腐乳,盐,食用油,豆瓣酱炒匀 |
第7步 | 加入辣椒油,料酒,鸡精 |
第8步 | 炒好的螺蛳倒入炖好的骨头汤中一起炖煮1个小時成螺蛳粉的汤头 |
第9步 | 将花生米炸酥脆盛出备用 |
第10步 | 将腐竹炸脆盛出备用 |
第11步 | 将酸菜炒香 |
第12步 | 锅烧热,将酸笋炒干水份,加入食用油,盐,鸡精炒熟备用 |
第13步 | 将萝卜干炒香备用 |
第14步 | 另起锅,将水烧开,下泡好的米粉和生菜烫熟捞出盛大碗中 |
第15步 | 浇入炖好的螺蛳汤,撒上花生米,酸笋,酸菜,萝卜干,腐竹,葱花即可 |
做法[六]详细图解 » | |
做法【七】 | |
材料 | 袋装螺蛳粉、生菜、小葱、清水 |
第1步 | 把袋装螺蛳粉打开 |
第2步 | 取出袋装螺蛳粉里的干米粉和干木耳,用水浸泡至软 |
第3步 | 养生壶中加入水,放入泡软的米粉和木耳 |
第4步 | 煮至米粉能用筷子夹断 |
第5步 | 将煮好的米粉和木耳捞出装入碗中 |
第6步 | 养生壶中重新加入500ml清水,放入汤料包,煮沸后放入洗净的生菜叶焯熟 |
第7步 | 装米粉的碗中倒入各种配菜包,酸笋、酸豆角、萝卜干、腐竹片、花生米,将煮好的生菜叶捞出放入碗里 |
第8步 | 放入切细的葱花或者香菜叶 |
第9步 | 再将养生壶里煮开的螺蛳汤倒入碗中 |
第10步 | 最后根据自己的口味放入配料包里的酸辣油、辣椒油,拌匀就可以开动啦 |
做法[七]详细图解 » |
风味特点
螺蛳粉除了鲜、酸、爽、烫,辣味也是它的独特之处。它由柳州特有的软韧爽口的米粉,加上酸笋、花生、油炸腐竹、黄花菜、萝卜干、鲜嫩青菜等配料及浓郁适度的酸辣味和煮烂螺蛳的汤水调合而成,因有奇特鲜美的螺蛳汤,使人吃一想二。未尝其味先观其色便会令人垂涎欲滴,红通通的是漂浮在上面的一层辣椒油,绿油油的是時令青菜,鲜美的螺蛳汤渗透每一根粉条,螺蛳粉中的辣椒油与普通的辣不同,此种带着有侵略性的辣,嫩滑香酥得让人忘了本位。
螺蛳粉之所以叫做“螺蛳粉”,是因为它的汤是用螺蛳熬成的缘故。外地人可能不习惯螺蛳粉汤辣和腥的味道,而这恰恰是螺蛳粉最大的特色。精心熬制的螺蛳汤具有清而不淡、麻而不燥、辣而不火、香而不腻的独特风味。
地道的柳州螺蛳粉都会带着一股浓浓的奇葩的“臭”味,这股“臭”味来源于螺蛳粉里的酸笋,它是新鲜笋经工艺发酵后酸化而成的,其味道让许多人“退避三舍”,但懂得欣赏它的内涵的人,就会知道,它是香而不腐的,闻之开胃,想之流涎,吃之打滚。
相关标准
2024年5月,柳州市市场监管局批准发布《预包装柳州螺蛳粉外包装英文译写规范》并正式实施。根据该标准,柳州螺蛳粉有了统一的英文名“liuzhou luosifen”。参与制定该标准的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柳州螺蛳粉产业学院教师谭旻介绍,此前市面上的预包装柳州螺蛳粉大多数采用意译,不能准确表达螺蛳粉的内涵。此次直译为“luosifen”,一是为了避免预包装柳州螺蛳粉出口時被误认为是蜗牛等制品,减少不必要的误会;二是为推广螺蛳粉美食文化,准确传递柳州特色地方美食的含义,树立柳州螺蛳粉品牌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