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渊源
三国時期
三国時期,饺子已经成为一种食品,被称为月牙馄饨。魏张揖所著的《广雅》一书中,就提到这种食品。据三国魏人张揖著的《广雅》记载那時已有形如月牙称为馄饨的食品,和饺子形状基本类似。南北朝
到南北朝時,馄饨“形如偃月,天下通食”。据推测,那時的饺子煮熟以后,不是捞出来单独吃,而是和汤一起盛在碗里混着吃,所以当時的人们把饺子叫馄饨。这种吃法在中国的一些地区仍然流行,如河南、陕西等地的人吃饺子,要在汤里放些香菜、葱花、虾皮、韭菜等小料。唐代
大约到了唐代,饺子已经变得和如今的饺子几乎一样,而且是捞出来放在盘子里单个吃。又称偃月形馄饨。百饺园的229种水饺,分为十大系列,有素馅类、水产类、野菜类、保健类、海鲜类等。宋代
宋代称饺子为角儿,它是后世饺子一词的词源。这种写法,在其后的元、明、清及民国间仍可见到。南宋時叫做燥肉双下角子。
清朝
清朝時,饺子一般要在年三十晚上子時以前(现晚上23點)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時吃,这時正是农历正月初一的伊始,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子”为“子時”,交与“饺”谐音,有“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的意思。清朝有关史料记载说:“元旦子時,盛馔同离,如食扁食,名角子,取其更岁交子之义。”又说:“每年初一,无论贫富贵贱,皆以白面做饺食之,谓之煮饽饽,举国皆然,无不同也。富贵之家,暗以金银小锞藏之饽饽中,以卜顺利,家人食得者,则终岁大吉。”这说明新春佳节人们吃饺子,寓意吉利,以示辞旧迎新。近人徐珂编的《清稗类钞》中说:“中有馅,或谓之粉角——而蒸食煎食皆可,以水煮之而有汤叫做水饺。”和“其在正月,则元日至五日为破五,旧例食水饺子五日。”随着商业化和人口流动,南方也正在学习北方的传统文化。如过节不吃饺子的常州出现了“大娘水饺”品牌。在广东,一些如珠海、东莞和深圳的移民城市过年也渐渐有了吃饺子的习俗。另外福建、客家地区原本有吃饺子的习俗,但不是过年或者过节的必备品。
饮食搭配
俗话说,好吃不如饺子,味道鲜美、馅料丰富的茴香饺子一直是人们的心中的美味佳肴,尤其是逢年过节,茴香饺子更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主角之一。全家人团聚在一起,热热闹闹的包茴香饺子、吃茴香饺子,一种中国人独有的幸福油然而生,节日的气氛更是烘托的愈加热烈了。
茴香饺子虽然好吃,但也有其不利于健康之处。一般来说茴香饺子馅多是以肉为主,肉多菜少,吃多了自然会觉得比较油腻,不但口感不适,过多摄入了油腻对人体健康也极为不利。因此很多人在吃茴香饺子的時候都喜欢蘸點醋来缓解。其实,除了蘸醋外,我们也可以在吃茴香饺子的同時喝些可以去油腻的健康饮品,同样能收到不错的效果。
具有去油腻效果的健康饮品有很多,如茶水、果汁等,但与茴香饺子搭配最为适宜的还是要数我国的传统饮品酸梅汤了。酸梅汤是由乌梅、山楂等数种天然原料熬制而成,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粗纤维等营养物质,尤其是其中富含的花表素更是一种植物化学物质,可以极为有效的帮助身体排出油腻。而且酸梅汤的味道虽酸,但它却属于地道的碱性饮品,肉类等酸性食物吃多了,摄取了过多的油脂,导致血液酸化。喝點酸梅汤还会有助于我们保持体内血液酸碱值的平衡。而且酸梅汤的味道酸甜可口,比起苦涩的茶水和甜腻的果汁更为适宜搭配菜肴饮用。
除了在健康方面酸梅汤是茴香饺子的完美搭档外,酸梅汤还与茴香饺子同样是我国的传统饮食代表。早在周代就已经有了酸梅汤的雏形出现,到了清朝酸梅汤更成为历代皇族的日常保健饮品。而酸梅汤被九龙斋自宫中流传到民间后,同样受到了百姓们的欢迎,成为了京味传统美食的代表之一。因此,吃茴香饺子就酸梅汤不但有益健康,更是体现出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饮食文化精髓所在。
制作方法
做法【一】 | |
材料 | 肉馅、茴香、葱姜、鸡蛋、调味料等 |
第1步 | 面粉加水揉成面团,少醒一会 |
第2步 | 茴香洗净,葱姜准备好。分别切碎备用。 |
第3步 | 肉馅准备好 |
第4步 | 肉馅加葱姜、酱油拌匀,加一个鸡蛋顺一个方向搅拌上劲,视肉馅的干湿状况加水,继续搅拌。肉馅稍微腌制一下加茴香、盐、油、香油搅拌好 |
第5步 | 将醒好的面揪成剂子,开始擀皮,准备包 |
第6步 | 锅中烧水,水开后下入包好的饺子,煮熟后开吃饺子喽 |
做法一详细步骤 » | |
做法【二】 | |
材料 | 猪肉馅、小茴香、料酒、生抽、葱、姜、五香粉、盐、花椒 |
第1步 | 原料洗净 |
第2步 | 茴香切碎,葱姜切末备肉馅 |
第3步 | 花椒入油锅小火炸制成花椒油 |
第4步 | 肉馅中放料酒 |
第5步 | 放生抽 |
第6步 | 放五香粉 |
第7步 | 放葱姜末 |
第8步 | 放盐拌匀腌一下 |
第9步 | 茴香中倒入香油和花椒油拌匀 |
第10步 | 备面粉 |
第11步 | 和成面团 |
第12步 | 将拌过油的茴香倒入腌好的肉馅中 |
第13步 | 拌匀饺子馅 |
第14步 | 取一块面团搓成长条,再切成剂子 |
第15步 | 剂子压扁 |
第16步 | 擀成饺子皮 |
第17步 | 擀好的饺子皮 |
第18步 | 包成饺子 |
第19步 | 饺子合影 |
第20步 | 饺子下入开水锅,中间點三次凉水将饺子煮熟。 |
做法[二]详细图解 » | |
做法【三】 | |
材料 | 茴香、羊肉馅、调味料等 |
第1步 | 茴香菜去根,洗净,控水 |
第2步 | 家中现成的本地羊肉袋装饺子馅,肥瘦对半 |
第3步 | 肉馅打散,加盐,约20克 |
第4步 | 因为肉馅较肥,没有再炸花椒油,放一些细花椒粉(超市买的袋装) |
第5步 | 加一些鲜贝露,增加鲜味 |
第6步 | 把肉馅和调料搅匀后,放入切碎的茴香 |
第7步 | 混合均匀成饺子馅 |
第8步 | 买来的现成饺子皮,准备包 |
第9步 | 包好的饺子,一家三口要这样2次就够吃了 |
第10步 | 煮好了 |
第11步 | 喜欢茴香口味的人,一定很享用 |
做法三详细步骤 » | |
做法【四】 | |
材料 | 猪肉、茴香、香菇、面粉、葱、姜、酱油、五香粉、胡椒粉、盐、味精、香油、生抽、料酒 |
第1步 | 猪肉,茴香,葱姜剁碎。香菇焯水煮2分钟捞出,切碎。 |
第2步 | 半汤匙食用油烧热,香菇碎爆香。PS:如果馅料用香菇,这步妈妈不建议省略,爆香可以去除水分,增加口感 |
第3步 | 肉馅加5汤匙凉白开搅匀,再加入酱油、生抽、料酒、盐、味精、五香粉、胡椒粉、香油,充分搅匀。加入葱姜和香菇,茴香搅拌。PS:所有馅料顺時针搅匀,同一个方向搅拌才能保证馅料不出水 |
第4步 | 面粉加半碗水搅丝,逐步加少量水,直至成团。醒20分钟。PS:和面最高境界:面光,盆光,手光。初始也可以用筷子搅拌试试,有了这个目标,相信离“三光”境界也就不远啦! |
第5步 | 面剂子搓成长条,切成小剂,按圆擀皮儿。PS:熟能生巧,相信自己,就能越做越好 |
第6步 | 我自己包的饺子,实在献丑。PS:包饺子的方法多种多样,爸爸曾经包的最简单的月牙形竟然美得像艺术品,着实令我惊艳了一把,掌握一种就可以行遍厨房,大胆尝试吧! |
第7步 | 水快开時饺子下锅,水开转小火煮,冷水“點滚”约3—4次,水饺皮完全变成半透明色即可起锅。PS:“點滚”可以防止水饺煮烂。醋和红油辣椒调好,蘸酱 |
做法四详细步骤 » | |
做法【五】 | |
材料 | 面粉、猪肉、茴香、葱、姜、盐、鸡精、料酒、生抽、植物油、香油、清水 |
第1步 | 普通面粉 |
第2步 | 清水和成面团醒十五分钟 |
第3步 | 十五分钟后把面团揉光滑再醒十分钟 |
第4步 | 猪肉肥三瘦七剁成肉泥 |
第5步 | 肉馅放入盆中加盐,鸡精,料酒,生抽,植物油,香油 |
第6步 | 加入适量的清水顺一个方向搅拌均匀 |
第7步 | 葱,姜切成末 |
第8步 | 葱,姜末放入肉馅中继续顺一个方向搅拌均匀使肉馅更好入味儿,可以盐制二十分钟 |
第9步 | 包饺子一定要选嫩嫩的茴香,择洗干净沥干水分 |
第10步 | 茴香切末 |
第11步 | 切好的茴香末放入肉馅中搅拌均匀(十分钟后再包让茴香出水效果更佳) |
第12步 | 面团揪成剂子按扁 |
第13步 | 擀成椭圆形饺子皮 |
第14步 | 包制完成 |
第15步 | 锅中加水煮沸 |
第16步 | 點水三个开即可出锅 |
第17步 | 装盘享用吧! |
第18步 | 茴香饺子请大家参考! |
做法[五]详细图解 » | |
做法【六】 | |
材料 | 茴香、猪肉、葱、姜、调味料等 |
第1步 | 將肉和蔥姜切好放在容器裡 |
第2步 | 放入鹽,味素,和食用油攪拌均勻 |
第3步 | 茴香菜洗好,像切九菜一樣頂刀切就可以了. |
第4步 | 切好備用 |
第5步 | 將切好的菜放入肉裡攪拌 |
第6步 | 攪拌均勻開始包就行了 |
第7步 | 包好後下鍋煮 |
第8步 | 煮好了就大功告成了 |
做法六详细步骤 » | |
做法【七】 | |
材料 | 猪肉泥、茴香、中粉、鸡粉、砂糖、料酒、蚝油、鸡蛋、盐、香油、白胡椒粉、豆瓣酱、五香粉 |
第1步 | 新鲜茴香洗净去除老根部分 |
第2步 | 切成小粒,加點盐腌制出水 |
第3步 | 准备好的猪肉泥 |
第4步 | 加入料酒、盐、蚝油、砂糖、白胡椒粉、香油、五香粉、豆瓣酱和鸡粉搅拌上劲 |
第5步 | 把茴香挤干水份后放入猪肉馅中 |
第6步 | 我还加了一个鸡蛋 |
第7步 | 搅拌均匀备用 |
第8步 | 面粉放入盆中,加入适量清水 |
第9步 | 和成光滑面团 |
第10步 | 搓成长条后切成小剂子,取一个擀成圆皮 |
第11步 | 放入适量的茴香肉馅 |
第12步 | 包成饺子 |
第13步 | 锅中煮沸水后放入饺子 |
第14步 | 再次煮沸后加入适量的清水,重发二次,等饺子浮上水面上即可 |
第15步 | 出锅装盘 |
做法[七]详细图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