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下架
4月19日,本报刊登了《银川网友买“彩色馒头”求真相》一文,讲述银川网友akumalu在新百东方红超市买了几个色彩鲜艳的馒头,并怀疑其是否是“染色馒头”。文章见报后,不少市民致电记者询问“真相”,更有市民将买的馒头送到本报“求鉴定”。网友的呼吁,也引起了我市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重视,并对市场上馒头生产、销售进行了检查,相关部门要求新百东方红店将“彩色馒头”下架。
急求真相
市民网友:急求真相
“这个馒头还挺贵的,普通馒头8元钱一公斤,这个要14元钱一公斤。”看到报道后,市民张先生急匆匆拎着不久前买到的“彩色馒头”来到报社,要求记者帮其鉴定到底是不是染色馒头。
除了张先生,许多市民也给本报热线打来电话,询问彩色馒头的“真相”。市民李小姐说,市民自己无法检查馒头到底是否染色,“这个还要相关部门来鉴定一下,报社来呼吁比较方便。”
而网友“飞翔猪猪”则直接用网络上流行的“咆哮体”,表达了自己“求真相”的急切心情:“染色馒头银川有没有?有没有?有没有啊?”
食品安全督察局:要求部分“彩色馒头”下架
报道刊发后,银川市食品安全督察局对我市部分大型超市和中、小馒头生产企业及小作坊进行了督察。
市食品安全督察局在对新百连超东方红店馒头制售情况进行督察時发现,该店销售有黄、绿、紫、褐、黑等多种有色馒头。
银川市食品安全委员会综合管理办公室主任、银川市食品安全督察局局长马如林说,“通过全程跟踪馒头制作过程、对原料来源索证索票等方式,对有色馒头的原料进行了调查。检查发现,黑色馒头使用的主要原料是黑米,黄色馒头的原料主要是玉米淀粉,而褐色馒头原料主要有巧克力,应该说,这三种馒头添加的东西,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新百东方红店销售的绿色馒头、紫色馒头分别添加日式抹茶粉和香芋色香油制成。据食品安全委员会的工作人员介绍,两种物质均属有色食品添加剂。
市食品安全督察局要求市工商局市场流通管理办公室责令新百连超东方红店立即停止加工、销售通过添加有色食品添加剂制作的彩色馒头,并详细了解该店既往加工销售的绿色、紫色馒头中日式抹茶粉和香芋色香油的使用量。马如林说,“日式抹茶粉和香芋色香油都属于正常的食品添加剂,但在生产加工过程中,有严格的使用标准。正在对新百东方红销售的绿色、紫色馒头中两种添加剂是否添加过量进行安全性检测”。
食品安全委员会的一位工作人员表示,添加这两类(日式抹茶粉和香芋色香油)虽然是正常的食品添加剂,但有色食品添加剂常用于饼干、蛋糕等生产,但比如馒头、面条等要天天吃的主食里加有色食品添加剂,消费者还是要慎重购买。
新闻链接:
日式抹茶粉由玉米淀粉、葡萄糖粉、天然茶粉、食用香精、二氧化硅等制成,主要用于面包、饼干、蛋糕等产品加香,建议用量为0.2%~1%。而香芋色香油的主要成分有香芋香精、苋菜红、亮蓝、柠檬酸、山梨酸钾,主要用途为糕點上彩装、糖果、饼干夹心、果冻等,用量为0.1%~0.2%。
制作方法
做法【一】 | |
材料 | 玉米面、白面、蔬菜汁、白糖、调味料等 |
第1步 | 用老面发孝,适量的老面团用温水化开,调进玉米面,糖揉成面团醒一晚上。用蔬菜汁加老面团,白面粉,糖揉成绿色面团醒一晚上。 |
第2步 | 第二天将醒好的面团再次揉匀。搓成两种颜色的长圆形。 |
第3步 | 用工具在长圆形上的一端做出自已所需要的形状,如图。 |
第4步 | 做好的彩色馒头。 |
第5步 | 放进蒸锅里蒸熟即成。 |
做法[一]详细图解 » | |
做法【二】 | |
材料 | 紫薯、南瓜、菠菜、面粉、酵母、白糖 |
第1步 | 南瓜蒸熟捣烂加入面粉中,加入适量酵母,白糖,揉好面团醒发 |
第2步 | 菠菜打汁加入面粉中,加入适量酵母白糖揉成面团醒发 |
第3步 | 紫薯蒸熟捣烂加入面粉中,加入适量酵母,白糖揉成面团醒发 |
第4步 | 面粉中加入适量酵母,白糖揉成面团醒发 |
第5步 | 醒发一个小時后,面团发成两倍大 |
第6步 | 各色面团擀成薄薄的,叠加在一起卷起来,然后切成馒头坯子,颜色随意搭配,喜欢就好 |
第7步 | 色彩明亮 |
第8步 | 也可以做各种卡通图案,比较折腾人 |
第9步 | 也可以做成豆沙包 |
做法二详细步骤 » | |
做法【三】 | |
材料 | 白面、南瓜、糖、酵母、牛奶、水、调味料等 |
第1步 | 南瓜削皮切小块放入蒸锅大火煮20分钟筷子能扎透就熟了 |
第2步 | 捣成南瓜泥放糖酵母 |
第3步 | 分批倒入面粉搅拌均匀揉成面团 |
第4步 | 等待醒发发成之前的两倍大 |
第5步 | 和面面光手光盆光 |
第6步 | 和面面光手光盆光 |
第7步 | 做成彩色的馒头 |
做法三详细步骤 » | |
做法【四】 | |
材料 | 面粉、酵母、红曲、抹茶粉、糖 |
第1步 | 做好三种颜色发酵好的基础面团。 |
第2步 | 排气揉透。 |
第3步 | 做几个细长条。 |
第4步 | 四个长条用面皮包一下。 |
第5步 | 包紧。 |
第6步 | 切开。 |
第7步 | 做了几个彩虹卷。 |
第8步 | 做好后放蒸锅二次发酵。 |
第9步 | 还做了几个别的款式,发至两倍大蒸熟。 |
做法四详细步骤 » | |
做法【五】 | |
材料 | 面粉、南瓜、紫薯、酵母粉 |
第1步 | 备料 |
第2步 | 将南瓜、紫薯洗净切成小块上锅蒸(冷水烧开后继续蒸10分钟就好) |
第3步 | 将面粉倒入面盆中,记得留一小碗以备后面揉面的時候用到。 |
第4步 | 将酵母粉均匀的撒在面粉上(我不喜欢将它化成水,因为不知道到底要用到多少水,这样的效果是一样的) |
第5步 | 用筷子将酵母粉和面粉充分搅拌均匀。 |
第6步 | 将蒸好的南瓜和紫薯分别压成泥备用。 |
第7步 | 然后倒入适量温水分别揉成白面团、南瓜面团、紫薯面团放在温暖的地方醒发三小時左右 |
第8步 | 在面团醒发的过程中我们把蒸具准备好。(我家没有蒸锅,就是用的炒菜的锅,自己买的一大一小的两个蒸隔 |
第9步 | 待面团发到原来两倍大小的時候我们分别切些出来备用。(切开面团可以看到蜂窝状就发好了) |
第10步 | 分别揉成长条然后用刀切成小个(揉的時候如果发现面团粘手可以撒上先前留下来的面粉就好了) |
第11步 | 分别把三种面团用手压成厚片,白的在最下面,黄的在中间,紫的在最上面(我们切的時候可以把白的切的最大,黄的切中个,紫的切最小个)然后像包包子一样包成一个贺团,最后用刀在上面划个十字 |
第12步 | 还可以做成各种形状的依次摆在蒸隔上 |
第13步 | 同10一样将黄面团和紫面团也做成同样的生胚依次摆入蒸隔上。 |
第14步 | 同11一样将三种面团压成长片然后摆在一起圈起来切成生胚摆在蒸隔上。 |
做法五详细步骤 » | |
做法【六】 | |
材料 | 紫薯、胡萝卜、红薯、面粉、酵母 |
第1步 | 紫薯、胡萝卜、红薯分别蒸熟压成泥、放入酵母合成面团、醒发。 |
第2步 | 发好的面团,放在面板上揉匀,撒上面粉多揉一会。 |
第3步 | 分若干个剂子,分别揉圆。 |
第4步 | 醒30分钟,蒸25分钟。蒸好后闷5分钟。 |
第5步 | 成品。(紫薯、胡萝卜、红薯)营养美味。 |
做法六详细步骤 » |
放心配方
专家给配方自制放心馍教你三道彩色面食
玉米窝头:玉米粉500g、黄豆粉250g、胡萝卜500g、酵母、食用油、白砂糖适量,先将胡萝卜洗净切丝,用油稍微炒一下,油可以放多點,有利于胡萝卜素的溶解;将玉米粉和黄豆粉混合,加入酵母发酵20~30分钟,然后把炒好的胡萝卜丝放入和好的面中,搅拌均匀,没有糖尿病的市民可以适当加入一些白砂糖;最后捏成窝窝头的形状,上笼蒸30分钟即可。
杂粮馒头:玉米粉、荞麦粉、面粉、酵母、食用碱适量,将荞麦粉、玉米粉、面粉按1∶6∶3的比例混和,加入适量水和面,然后放入酵母,发酵10~20分钟;发酵途中可以用手拨开面团,看看面团内部是否已经有蜂窝眼,如果没有可以多发酵一会儿;最后放入食用碱(面团和食用碱比例为500∶1),捏成馒头的形状,上笼待锅中水烧开后继续蒸15~20分钟即可。
翡翠饺皮:芹菜、菠菜、鸡蛋、面粉适量,先将芹菜和菠菜榨成蔬菜汁备用,把适量的面粉放入瓷盆里,缓慢注入蔬菜汁,同時另一只手拿筷子不断地搅拌,也可以直接用手搅拌;清水注入的速度要慢,搅拌要均匀,不要让面粉结成块,盖上盖子醒面20分钟左右。然后把醒好的面按成一个个小圆饼;最后弄成一个个中间厚、四周薄的面皮即可。
保卫餐桌
国务院加大力度“保卫餐桌”
4月1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说,近年来相继发生“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彩色馒头”等事件,这些恶性的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
“很惭愧啊,刚吃饱,就出现了食品安全的问题。”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参加两会山东代表团审议,提到食品安全问题時连称“惭愧”。他表示,“食品安全问题的解决将是长期的,日常生活食品的保障能否做到像奥运会、世博会、亚运会一样,这个问题值得研究”。
正是面临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的困境,才有了王岐山副总理的“惭愧”之言。“民以食为天”,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食品安全,任何人也“伤不起”。
一堆馒头引发的思考:食品乱象何時休
食品安全是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然而
网上流传过这样一个段子:日本核辐射事件发生后,中国人民表示毫无压力。因为吃着苏丹红、毒奶粉、地沟油、瘦肉精长大的中国人民早已百毒不侵,区区辐射无足挂齿。看似无厘头的调侃背后,折射出的却是国人对于我国食品安全现状的强烈不安与不满。食品安全屏障为何屡屡被突破?
来自权威部门的最新数据显示,2010年,有关部门共检查各类食用农产品(000061)、食品及相关产品生产经营单位3552万户次,查处各环节违法违规行为13万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48人,取缔和停产违规企业单位10万余家。食品安全的整顿力度不可谓不大,但为何食品安全事件依然频现?
在以往的事件报道中我们发现,每当媒体曝光一地的问题食品后,当地政府主要领导就会立即做出严厉批示,立即成立由工商、质量技术监督等监管部门组成的联合调查组着手调查,肇事企业也很快会得到处理,事态就这样毫无悬念地得到平息。但是,按下葫芦浮起瓢,“三聚氰胺”问题解决了,“瘦肉精”事件又爆发了,“染色馒头”事件解决了,鱼肉注水银又出现了。这种救火式的处理方式,总是无法彻底解决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问题到底出在哪儿呢?
记者梳理发现,监管不严导致食品安全事件频发,这已成为社会共识。从近期曝光的“染色馒头”“回炉面包”“瘦肉精”猪肉、“牛肉膏”事件,到以前披露的“三聚氰胺”奶粉、“大头娃娃”奶粉、“假葡萄酒”事件,其中暴露出的“马后炮”监管,并不少见。如果没有央视的报道,我们很难想象,法规严密的食品安全监管,在现实中竟如此不堪一击。